中醫是什麼?是食療 是食養 是一日三餐

2020年04月15日 9:13 簡體 正體   評論»

中藥不是葯、中藥是本草、本草是食物,因此人們把難吃的稱為葯,把好吃的稱為食,是人人「醫學」,做到人人稱為自己的醫生。

中醫是膳醫,是,是食養,一日三餐才是中醫的精華!

中醫的養生是人人都容易學會的養生。

中醫的意義在於家家都有膳醫,人人都是醫生。

何為中醫?

中—指的是中庸之道,是集易經、佛道儒大成於一身的國學

醫—指的是醫人先醫己,每個人都是自己的醫生,每個人都可以掌握我們日常本草食物的價值,掌握自己的身體需求進行自我飲食調整配伍……

中藥又叫本草,本草是食物,難吃的為葯,好吃的為食,所以自古我們就倡導怎麼把良藥苦口變良藥可口。

蘿蔔、白菜、雞鴨、魚肉、豆類、菌類、堅果……這些都是葯,更是食。

本草首先是食,然後才是「葯」,對有病的人就是「葯」,對的人就是養生的飲食!

目前很多本草已經成為我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比如;田七、當歸、熟地、生地、雞骨草、夏枯草、靈芝、阿膠、葛根、淮山、桑葉、土茯苓等等……

中醫作為一種文化,在世界上有著不可替代的

如今,中醫知識越來越深入到人們日常保健,成為許多人的健康生活。

當前,事業正面臨發展的大好時機,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和中醫治未病理念的推廣,中醫藥養生產業蓬勃興起,深得民眾的喜愛。

但是,隨著保健市場魚目混珠、服務能力參差不齊、產品宣傳不科學、不規範、不合法等現象時有發生。

使得人們對「」出現了排斥和不信任的心理。

一切為了讓人不生病,我們認為中醫的唯一出路就只有在口碑上來實現,因為只有好的中醫、好的藥材才能決定中醫的療效。

我們最好的健康就是預防,而預防的最高境界是讓人每天健康一點點。

想要每天健康一點點,就只有一日三餐。

人之所以不健康,就是因為我們心存僥倖心理,總認為這樣沒事,那樣沒事,才最終導致我國有5億多的慢病患者,最終落得個終身吃藥的結果。

「吃」—已成為影響中國人健康的致命因素,也成為了的「頭號殺手」!

我們歷時17年研究,就是秉承一切為了讓您不生病,認為健康是通過一日三餐,每天健康一點點的實現的,不是靠亡羊補牢,不是等生了病才去防治,健康是每天都需要的。

所以我們以「、葯食同功、葯食同效」為理論基礎。

最終把「良藥苦口」變成「良藥可口」,從此把葯膳湯搬上了人們的餐桌,真正實現了讓人每天健康一點點的理念!

安卓翻牆-禁聞瀏覽器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陳農夫葯膳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