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是一種健康的方法(圖)

2020年05月14日 10:21 簡體 正體   評論»

 

根據外國的研究成果,如果有了餓的感覺,只要一小時後不進食,之後身體就會出現一種叫「長壽基因」的物質。這種物質,具有強大的修復功能,對身體益處頗多,在後續的跟蹤中,適當餓肚子的人,比餐餐飽食的人,平均壽命和指數要高。很多研究表明,在人類的長壽因素中,不可少的一個要素,就是適當餓肚子。適當的餓,是一種健康方法,能夠促進健康。

飽食過度,百病由生!、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都來了!很多疾病,都和過度飽食有關。如飽食過度,導致積食,再受點風寒,很容易引起。這時候如果調理腸胃和適度餓一餓,反倒容易痊癒。反之,若是多吃東西,增加,結果反倒會加重感冒。再比如,有相當一部分人的脾胃存在問題,過飽、飲食無度會導致脾胃加重而惡性循環。當然,有飽食習慣的人大多是肥胖的人,而肥胖又與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肝臟病等疾病密切相關,是互為因果的關係。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中,就告訴了後人,如要獲得健康長壽,必須做到「食飲有節」;《內經全書》「五味過度損五臟,煙酒其性猛烈,易耗散維持生命的元氣。」現代醫學已研究證明,過度的煙酒,可導致全身很多器官受損,引起180多種常見疑難病。若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得管好嘴巴,餓餓肚子,可以讓身體的器官得到修復。

晚飯少吃,一是總量減少;二是避免高能量、食物,應以蔬菜類為主;三是晚飯時間不宜過晚(不超過6點鐘為好)。但是,在本地恰恰把早餐和晚餐倒置了,早餐隨便吃甚至不吃,中餐對付吃,而晚餐非常豐盛,大吃特吃。俗話說:「早餐吃得像皇帝,中餐吃得像平民,晚餐吃得像乞丐」,說得很有道理的。意思是早餐要吃好,保證質和量,早餐後是一天工作或者學習的開始,因此對營養的需求和消耗很大;中餐時,時間已經過了一半,對能量的營養的消耗減少,因此中餐一般就可以了;晚餐宜少,以簡單為主,因為晚上休息後對營養的消耗很少,如能量和其他營養成分過多會在體內蓄積而導致肥胖等疾病的發生。

需要注意的是,「餓」是一種健康方法,不是指不吃飯,而是指三餐要定時定量和每餐吃。中醫認為:「過午不食」。「午」,即中午11點—13點,過了13點就不要再吃飯了,就是這個意思。那餓了怎麼辦?可以吃健康的零食:即水果、堅果,或者喝酸奶。今天「病從口入」的意義非過去的意義,過去由於衛生條件差導致病從口入,而今天的病從口入是指高糖、高鹽、高蛋白、高脂肪、高等食物吃得過多導致疾病的發生。

由此可見,少吃一點,七分飽就可以了,這是健康身體的前提之一。那麼什麼是七分飽?就是每餐吃平時總量的2/3,大半飽即可。如平時每餐吃一碗飯,那麼現在吃半碗多一點即可,飯和菜都是如此。「食飲有節」,五味清淡可養五臟,幸福就從口而入。

健康的身體是立於世間一切的前提。

安卓翻牆APP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徐說營養健康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