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腹痛、腹脹、血便…你也「腸」不住的痛?這7點必看

2020年09月01日 9:50 簡體 正體   評論»

受到大環境改變、飲食西化、遺傳、免疫失調等因素影響,發炎性疾病的潰瘍性結盛行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根據統計在台灣每十萬人口就有12名患者罹患此疾病。

潰瘍性結腸炎常常是急性期與緩解期交替出現

患者因大腸黏膜長期反覆性發炎,病灶以直腸或結腸黏膜組織受損最常見,這「腸」不住的痛常伴隨有、血便、等癥狀,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會造成食慾降低、體重下降的不良風險,罹患的風險也會增加。

成大醫院營養部蔡佩瀅營養師指出,潰瘍性結腸炎常常是急性期與緩解期交替出現,除藥物、手術治療外,飲食治療也不容忽視;該怎麼吃才對,常常讓患者傷透腦筋、不知所措,甚至因噎廢食最後導致營養不良的狀況發生。

考量急性期潰瘍性結腸炎因疾病嚴重度不同,每個人對食物的耐受性也不盡相同,需要營養師定期且個別化的營養評估給予飲食計劃。至於緩解期,腸道不適癥狀通常緩解許多,目前研究無特別針對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的特定飲食,但蔡佩瀅營養師表示,針對在緩解期及預防上飲食該怎麼吃,會給予以下建議:1.鼓勵進食。可以從一般俗稱菜粥/魚粥的半流質餐,進展成軟質餐。進食的目的及好處在促進腸道粘膜癒合,增加腸道屏障防禦和適應性,減少發炎癥狀。

2.漸進式增加膳食纖維攝取的種類。膳食纖維在腸道中產生的短鏈脂肪酸,為大腸細胞能量的來源,有利改變腸道微生物群,維持腸道黏膜健康減少發炎。蔬果、全榖雜糧類食物富含膳食纖維,搭配半流質餐或軟質餐,一次增加1種蔬果或全榖雜糧類食物攝取,並觀察腸道不適癥狀來做飲食調整。

3.避免含反式脂肪酸食物攝取。反式脂肪酸是加工過的植物油,常存在於以酥油和人造奶油製作的烘焙食物,如中西式糕點、蛋糕等,或如酥皮濃湯等的西式料理中,以及洋芋片、爆米花等零食,應避免攝取以減少腸道發炎。

4.避免含糖及氣泡性、酒精性飲料攝取,可降低潰瘍性結腸炎的風險。

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潰瘍性結腸炎盛行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5.增加維生素D3的攝取及適當的日晒。研究發現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血液中維他命D含量較低,加上長期類固醇藥物使用,有缺乏鈣質及維生素D3的風險,維生素D3有助於鈣質的吸收利用,也可以避免骨質疏鬆的發生。

6.低油飲食。避免油炸、焗烤等高油脂食物,減少過多的肉類,增加含n-3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取,如秋刀魚、沙丁魚、鮭魚、鯖魚等EPA、DHA含量較豐富的魚類,可緩解腸道發炎狀況。

7.如有需補充鐵質,緩解期缺乏時可以口服鐵劑補充,每3-6個月定期追蹤。

蔡佩瀅營養師說,定期追蹤營養狀況對於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很重要,而飲食調整可緩解疾病所帶來的腸道不適感,進而改善生活品質。

安卓翻牆APP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三立新聞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