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走路減壽3-5年!專家現場教學:走出「長壽步」,只差這3點

2021年02月24日 16:24 簡體 正體   評論»

每天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根據美國斯坦福大學最新調查顯示,46個國家和地區居民日均步行4961步;中國香港地區排名第一,為6880步;中國大陸位居第二,為6189步。

很多人每天都會堅持散步運動,希望能夠強身健體,從而達到的目的。可是,不正確的鍛煉方式,反而會事與願違,甚至導致疾病纏身。

病例

王阿姨因為鍛煉導致嚴重疾病而住進醫院,主要癥狀為明顯的身體上的疼痛,特別是晚上睡覺翻身都疼,這已經嚴重影響到她的生活質量。

據了解,王阿姨平日里非常注重自己的健康,每天都會堅持散步一個小時來運動。可就在堅持了三年後,她的腿也越來越不對勁。原本期望的「長壽步」,卻最終帶來「減壽」的致命問題。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運動原本是強身健體的好事,為何造成疾病纏身的結果?

原來,竟是因為錯誤的姿勢便成了「減壽步」。那麼怎麼樣才是錯誤的走路姿勢呢?又到底傷害了身體的哪個部位才導致可能造成減壽的情況呢?

揭秘「損傷即折壽」的器官

在走路這件事上,中國人的積極性穩居首位。然而走路姿勢正確與否,會直接影響身體的某個部位,甚至造成「減壽」的後果。接下來小編送上三個數量詞,幫大家更直觀了解走路姿勢的重要性。

3~5年:

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研究發現,走減壽步的人的平均壽命,比走長壽步的人的平均壽命,要低3~5年

兩倍:

正常人10年的死亡率是10.9%,而走減壽步損傷了這個部位的人群,死亡率是32.6%,整整高出兩倍

一半:

50歲以上的人群中,約有一半人存在這個部位的損傷。其實,我們年輕時就已埋下隱患,當年齡過了55歲後,發病率甚至可達80%。

這個部位就是。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將病變與心血管疾病、癌症,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殺手」。

解讀「膝關節」的使用說明書

任何一個產品,都有屬於自己的使用說明,人的器官也不例外。找到膝關節使用方法,堅持正確走姿,就能避免膝關節損傷而增加預期壽命,即走出了「長壽步」

保護膝關節的走步姿勢

通過高科技動作捕捉設備測試表明,慣常的普通走姿下,膝關節受壓力指數為540,而正確的長壽步走姿,膝關節壓力指數428。

換了走姿後,膝關節壓力明顯下降。可見,長壽步確實能幫助我們保護膝關節,從而增加人預期壽命。那麼,正確的長壽步應該怎麼走呢?

1

腳尖准

雙腳與肩同寬,腳尖向前,不要外八字這是為了髖、膝、踝三點形成一條直線,避免日常走姿中出現的崴膝蓋現象。

2

腳跟穩

邁步時,翹起腳尖,腳跟先落地。這樣能最大限度的激活股四頭肌,即大腿前面的,使之力量強大後可以很好的保護膝關節不受損失。

3

擺腿狠

前腳用力擺腿,後腳用力蹬地這樣可以使人通過肌肉發出前驅動力,而不是靠前腿往前帶,從而減輕膝關節集中受力。

這套動作對特別管用。很多處於疾病中的中老年人,通過以上走路姿勢的調整,膝關節疼痛得到明顯改善。

此外,鞋子對膝關節產生保護作用。專家建議中老年人每半年檢查一次自己的鞋,當鞋子的彈性明顯降低,或一側已經磨損厲害,就要及時更換鞋了。

保護膝關節的騎車姿勢

除了走步,騎車也是非常便利的出行選擇,尤其在如今共享單車布滿大街小巷的情況下,騎行更是佔據了半壁江山。然而,騎車姿勢不當,也會導致膝關節損傷。

不合適的座椅高度可能損傷膝關節。當座椅過矮,膝關節打不開,會承受較大壓力;當座椅過高,膝關節使不上力,剎車時容易摔倒。

正確的騎車最重要的就是擺正車輛,車座與腰持平。即座椅角度應該是膝關節最大角度約180°,最小角度約90°,這樣可以避免膝關節單一過度受力,保護膝關節健康。

保護「膝關節」的三大法寶

腿部肌肉力量

發達的股四頭肌可以有效保護膝關節不受損傷。我們可以測試一下自己的腿部力量是否達到保護膝關節的要求!

【道具】一張紙

【方法】坐立的姿勢,將腿伸直並用力勾腳尖。將紙放在小腿上,如果30秒內紙張顫抖,說明股四頭肌力量薄弱,無法保護膝蓋。

若肌肉力量薄弱,常練習「勾腳抬腿」這個動作可有效鍛煉股四頭肌,增強膝關節保護能力。另外,中國傳統武術中的蹲馬步也可以鍛煉股四頭肌,但未經過專業訓練反而易造成膝關節損傷,切忌盲目進行。

肌肉力量鍛煉方法:

1、放不下

主要鍛練股四頭肌。坐在椅子上,一條腿搭在另一條腿上,下面的腿用力緩緩抬起。重複15次後,換腿進行同樣的動作,直到腿酸為止;也可雙人練習,一人將腿放在另一人的腿上,下方的腿抬起上方的腿,每15次為一組,交替進行。

2、分不開

主要鍛煉臀部肌肉。兩個人面向而坐,一人夾住另一人的膝蓋,兩人雙腿對抗用力。保持每天三組,每組15次,每次10秒。

3、坐不住

主要鍛煉腹部肌肉。兩人相對而坐,抬起雙腿,雙腳相碰。保持每天3組,每組15次。

關節液

關節液實際上就是關節腔中的潤滑液,營養我們的軟骨、半月板。正常的關節液容量約為5ml,超出後,就會變成關節積液。

如果出現關節腫脹、疼痛,或是膝眼凹陷消失,可能預示身體出現關節積液,需及時就醫。

對於關節液保護,有一個非常好的動作可以給予改善:驚嚇高抬腿,即在高台腿的動作基礎上,快速抬腿,輕輕放下。這個動作可增加關節靈活度,促進關節液的吸收和釋放,使軟骨得到營養。

韌帶

膝關節除了能動以外,還需要穩定,其基礎就是韌帶。關節中的骨頭就是靠韌帶來連接的,如果韌帶損傷,走路就會不穩。

保護韌帶,選對護膝很重要。

護膝主要分為兩大類:保暖護膝和運動護膝。運動護膝主要用於我們日常活動中,並需根據活動的強度選擇不同分類的護膝:1普通護膝

在日常活動中起到膝關節保護作用。膝關節健康的人群運動時可以隨時佩戴。

2帶鐵片的護膝

這類護膝可以幫助穩定膝關節。短時間運動,可以將護膝帶在褲子外;長時間運動,例如爬山,建議護膝貼身佩戴。

3有金屬條帶支撐的護膝

這類可以保護髕骨關節,避免半脫位。適合已經有韌帶損傷、走路不穩、膝蓋打軟的人群。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堅持正確的走姿,養成健康好習慣,不僅帶來生活質量和精氣神的提升,更能帶來壽命的延長。讓我們且行且珍「膝」吧!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