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肺癌發出的第一個信號,通常在喉嚨上,很多人都沒當回事
在大眾普遍的認知里,一旦提及肺癌,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往往是咳血、胸悶以及呼吸困難等較為明顯的癥狀。但殘酷的現實卻並非如此,肺癌這一「健康殺手」,最讓人頭疼之處就在於它初期表現得極為隱匿,悄無聲息地在身體里紮根、發展,偏偏還喜歡從那些人們意想不到的角落發出「預警信號」。
很多人在肺癌早期,其實都經歷過反覆的咽干、喉嚨不適,甚至聲音沙啞等狀況。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幾乎沒有人會將這些看似普通的癥狀與肺部疾病聯繫起來,大家大多認為不過是普通感冒、上火所致,想著拖一拖、挺一挺自然就會好。可往往等到咳嗽不停、夜晚被憋醒,呼吸困難到難以忍受才匆忙前往醫院檢查時,病情常常已經脫離了早期階段,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那麼,肺癌早期真的會率先在喉嚨上有所表現嗎?答案是肯定的。
喉嚨發癢,頻繁清嗓
有一種肺癌早期的癥狀,十分「狡猾」,不易被察覺。那就是喉嚨總是莫名發癢,彷彿有什麼東西一直卡在那裡,卻又咳不出來。患者並不會頻繁咳嗽,只是會不自覺地頻繁清嗓子,這種情況在安靜的環境中,尤其是夜間,表現得更為明顯。很多人遇到這種狀況,第一反應往往是覺得自己「嗓子敏感」,壓根不會往嚴重的疾病方面去想。但實際上,這極有可能是肺部出現了炎症,又或是腫瘤在悄然作祟。肺部的炎症或者腫瘤會刺激到迷走神經,而迷走神經就像一條信息傳遞的「高速公路」,會將這種刺激通過神經反射傳導至咽喉部,從而讓患者產生一種「感覺性異物感」。
就拿一位長期在辦公室忙碌的客戶經理來說,他整日在寫字樓里與各種文件、客戶打交道。不知從何時起,他總感覺嗓子不太舒服,一天下來,清嗓子的次數多達幾十次。奇怪的是,他既不咳嗽,也沒有流鼻涕等感冒癥狀。起初,他根據自己的經驗,懷疑是胃食管反流導致咽部反射增敏,於是自行購買了抑酸葯,堅持吃了好幾個月,滿心期待著癥狀能夠緩解。然而,現實卻給了他沉重一擊,藥物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直到後來,在單位組織的一次體檢中,他才意外發現肺部有個小結節。這個小結節位置較為特殊,靠近肺尖,旁邊還伴有小範圍的支氣管炎性浸潤。經過進一步詳細檢查,最終確診為肺腺癌早期。原來,這個小小的腫瘤恰好壓在了肺支氣管黏膜和交感神經區。事實上,在許多肺癌患者的早期階段,肺部雖然還未形成明顯的大腫塊,但腫瘤細胞早已開始「作惡」,通過慢性刺激的方式影響了局部神經系統。
而肺部的迷走神經所支配的區域,恰恰涵蓋了喉嚨、咽喉以及耳道等部位。所以,即便肺部暫時沒有明顯癥狀,喉嚨卻可能率先發出持續性的「假感冒」信號。這個信號實在是太容易被忽視了,畢竟它對日常生活的影響看似不大,患者依舊能正常飲食、入睡,只是會時不時感覺有些不舒服。但恰恰就是這種「不痛不癢」的細微癥狀,極有可能是肺癌最早的偽裝。患者越是拖延,腫瘤就越有機會在身體里紮根、生長,病情也會越發嚴重。
喉嚨發緊,呼吸不暢
還有一種情況,很容易被大家忽視,一旦錯過,後果不堪設想。那就是患者會感覺喉嚨不疼,但總有一種發緊的感覺,特別是在深呼吸或者長時間說話之後,會明顯感覺到喘不上氣,好像氣怎麼也提不上來。很多人出現這種情況時,往往會自我安慰,覺得可能是最近壓力太大、焦慮情緒導致的,並沒有意識到這背後可能隱藏著嚴重的健康問題。但對於部分肺癌患者而言,這很可能意味著「聲門以下」的空間被佔用了。
曾有一位從事空調維修工作的師傅,他的工作環境較為特殊,冬天常常需要鑽進各種封閉的空間里作業。平日里,他自認為身體還算硬朗,沒什麼大毛病。但有段時間,他卻總感覺自己說話稍微快一點,就會出現氣緊的情況,話說多了更是需要深呼吸,休息好一會兒才能緩過來。他一開始也沒太在意,只當是最近因為工作壓力大,焦慮得睡不好覺導致的。後來,在家人的再三勸說下,他才勉強同意去醫院拍個CT檢查一下。這一查,可把他和家人嚇了一跳,原來在氣管分叉處發現了一個腫物,正是這個腫物壓迫了氣道。
要知道,腫瘤一旦長在靠近氣管分叉處等關鍵部位,即便體積不大,只要稍微對氣道產生壓迫,就會嚴重影響空氣通過的效率,使得患者感覺呼吸不順暢,說話也容易累。這種喉嚨發緊的感覺,乍一聽似乎不是什麼大問題,甚至在休息之後還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實際上,這是一種「漸進型壓迫」,隨著腫瘤在體內緩慢地生長,對氣道的壓迫也會逐漸加重,相應的癥狀也會越來越明顯。
喉嚨沙啞,持續兩周以上
如果聲音突然變得沙啞,且並非是由於用嗓過度或者普通感冒引起的那種短暫性沙啞,而是持續性的聲音發乾,說話時感覺沒有底氣,有時還會帶有一些氣音,並且這種情況持續出現超過兩周,那就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了。
有一位在倉庫負責調度工作的中年員工,他的日常工作主要依靠大聲喊號來指揮車輛調度。他平時不吸煙,也沒有長期患咽炎的病史。有一天,他突然發現自己的聲音變啞了。起初,他以為是辦公室空調吹多了,有些乾燥導致的,於是自行購買了含片,吃了整整兩星期,滿心期待著聲音能夠恢復正常。然而,情況並沒有如他所願,聲音沙啞的癥狀不僅沒有改善,反而開始頻繁清嗓子,說話時也容易氣短。
無奈之下,他前往醫院檢查喉嚨,結果並沒有發現明顯的炎症。醫生憑藉豐富的經驗,建議他進一步拍個胸部CT。這一拍,問題就暴露出來了,在肺門左側發現了一個腫塊,正是這個腫塊壓住了喉返神經,經過詳細檢查,確診為早中期肺癌。在生活中,很多人都覺得聲音沙啞是一件小事,既不影響吃飯,也不影響正常走路,想著拖幾天自然就會好。可就是這種掉以輕心的態度,讓他們錯過了最佳的檢查和治療時機。所以,請大家務必牢記,如果沒有明確的誘發原因,聲音發生改變且持續超過兩周,一定不要僅僅盯著喉嚨表面的癥狀,而要從肺部開始進行全面排查。
喉嚨發熱發燙
還有一些人,既不咳嗽,喉嚨也不疼痛,更沒有聲音沙啞的問題,卻常常在晚上睡覺前或者早晨起床後,感覺喉嚨「熱熱的」,彷彿有一股熱氣從喉嚨裡面冒出來一樣。他們去醫院進行了各種檢查,卻沒有發現喉嚨存在炎症,也沒有感冒的跡象。但這種「發熱感」卻始終揮之不去,一直困擾著他們。實際上,這種情況很可能是肺部發生癌變後,導致植物神經系統調節出現異常,使得身體對正常溫度的感知出現偏差,從而誤以為喉嚨在「冒火」。
曾經有一位從化工車間退休的工人,退休後的生活原本安穩愜意。但不知從何時起,他總是感覺喉嚨發熱,尤其是晚上一躺下,就好像有熱氣從胸口往上沖。他為此跑了不少醫院,看了中醫,也看了西醫,吃了各種各樣的「清火藥」,可不僅癥狀沒有得到緩解,反而身體越來越乏力。直到後來,因為一次低燒住院,進行了全面檢查,才發現肺下葉有腫瘤,病理檢查顯示腫瘤已經侵犯了周圍的交感神經鏈。
這種癥狀在醫學上被稱為「神經性咽部灼熱感」,它與喉嚨本身並沒有直接關係,而是肺癌壓迫交感神經、迷走神經,進而影響咽部溫度感知的表現之一。這種特殊的感受其實並不罕見,但令人遺憾的是,極少有人能夠將它與肺部疾病聯繫起來。更為可怕的是,這類錯覺常常出現在腫瘤侵及肺門周圍神經叢的早期階段。此時,病變的範圍可能並不大,但位置卻十分「刁鑽」,極具隱蔽性,很難被及時發現。
這些來自喉嚨的信號,既不響亮,也不刺耳,很難引起人們的注意。但正因為它們表現得如此「低調」,才最容易被大家忽視。大家往往以為只是嗓子出現了小問題,殊不知這極有可能是肺部在向我們發出緊急的求救信號。肺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對這些早期信號的漠視。當身體發出這些細微的警示時,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更不要心存僥倖地認為「應該沒事」。要知道,身體從來不會無緣無故地發出信號,每一個細微的變化都可能蘊含著重要的健康信息。只要我們能夠敏銳地捕捉到這些細節,並及時前往醫院進行全面排查,那麼,即便真的不幸患病,也能夠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為自己的健康爭取更多的機會。而如果最終檢查結果顯示身體並無大礙,那自然是皆大歡喜,我們也能因此更加安心地生活。
本內容為故事類醫療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內容所出現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為藝術加工,並非有意冒犯或貶低任何個人、團體或組織。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理性閱讀。
來源:然貳愛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