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歲的人,做好5件事,為長壽打基礎

2025年05月01日 17:51 簡體 正體   評論»

五六十歲是中年向老年的過渡期,也是各種高發且開始顯現的年齡,此時做到早發現早干預,不僅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更是延年益壽的前提,這裡列舉5個常見的與老年健康息息相關的5件事,提醒五六十歲的人要做到。

第一件:管理好自己的血壓

人到中年,經常聽到不少人說:「我年輕的時候血壓一直偏低,四五十歲以後越來越高了,快成了」,其實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信息。

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從兒童到成年期,血壓變異性越大,中年後反映腎臟損害的出現的風險越大。所謂血壓變異性大,簡單地說就隨年齡增長,血壓升高的幅度越大,比如年少時血壓處於90/60mmHg水平,成年後發生了高血壓。

這樣的血壓在很早就開始損傷微血管,而腎臟的小血管極為豐富,所以這樣的人,更應當及早將血管控制好。而且血壓控制的目標不能僅僅是低於140/90mmHg,應力爭控制在120/80mmHg以下,才能真正將高血壓的危害降到最低。

第二件:關注睡覺打呼嚕

人到中年,睡覺打呼嚕非常多見,打呼嚕的往往不自知,對旁人卻可能是難以忍受的「噪音」,更可怕的是,打呼嚕還可能引發心臟停跳,也就是猝死。這種猝死在20-49歲的人群中發生率大約是0.038%,且一半人會發生高血壓,尤其是最危險的夜間高血壓。

這樣的打呼嚕實際上是一種疾病,稱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是一種危及生命的疾病,這樣的人通常會有5種表現:睡眠中感覺憋氣甚至會被憋醒。

醒來後嘴干,可伴有頭暈頭痛。

白天感覺很累沒精神。

記憶性下降、反應遲鈍、容易煩躁。

有些人會出現夜間盜汗、多尿。

如果睡覺打呼嚕,且存在上述5種表現之一,就應當及時到醫院進一步檢查,積極採取干預措施,久拖的後果很嚴重,甚至可能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第三件:不要認為喝粥易消化還養胃

不少中老年人認為,年齡大了三餐要吃一些軟爛食物保護胃腸,常以喝粥來養生。事實上,喝粥不僅咀嚼減少,還減少的胃的蠕動,久之胃的消化功能反而會下降,特別是有慢性胃病的人不利於胃的自我修復,有的人對血糖還會有不良影響。

第四件:不要依靠

吃點保健品補充營養可以養生,不少中老年人對此深信不疑。事實上,只有嚴重偏食、孕婦以及無法做到營養均衡的人,才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類的補充劑,亂補反而可能損害肝腎,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做到營養搭配全面,吃好飯更重要也更管用。

第五件:不要認為日行萬步才身體好

生命在於運動沒錯,但人到中老年運動一定要適度,以走路運動來說,走路以每天6000步為宜,多走並不會有更多額外的獲益,過於追求每天走萬步以上,因為年齡增大身體骨關節有磨損、肌肉力量不斷下降,反而可能導致運動損傷而得不償失。

來源:天天聽健康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