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痰多,總是吐白痰?送你兩味中藥,祛濕化痰健脾,痰消人安
痰多是困擾很多人的一個問題,經常嘴裡有白痰,嘴裡黏糊糊,舌頭照著鏡子一看,比較厚膩,嚴重的還會比較黃,也沒有明顯的咳嗽表現。但是一旦出現感冒,痰會尤其多,還會出現鼻塞,流清鼻涕,堵塞鼻腔,導致大腦缺氧,甚至副鼻竇發炎,出現前額頭部位疼痛不止。
除了痰多鼻塞,很多人還會有消化不好的表現,比如說胃脹氣,腹脹,胃腸敏感,容易拉肚子,大便粘膩,沾馬桶,有的人還會很能出現出汗多,皮膚油脂分泌旺盛,頭髮臉上容易出油的情況。
實際上,上面說到的情況都跟痰濕內盛有關。
說到痰濕內盛,大家要明白,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也就是說痰雖然從口鼻而出,平時我們都感覺在肺中,但實際上,痰是由於脾虛,水濕代謝障礙而產生濕,濕聚成痰,因此,治痰之本在於健脾祛濕。
為什麼很多人不光痰多,還有出現脹肚,大便稀,皮膚油脂多等情況呢?
這實際上是由於痰濕不光包括有形之痰,更包括無形之痰,素有「痰濕生百病」,「痰濕生怪病」之說,很多上面說到的身體問題,都是由於無形之痰,痰堵在胃腸,則會脹氣,大便糖稀,痰積聚在皮膚,則皮膚油脂多,甚至會生各種脂肪瘤,結節等問題。
怎麼解決痰濕內盛,總要吐痰的問題呢?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兩味中藥,健脾祛痰化濕,標本兼顧,從源頭解決痰多問題。分別是茯苓和陳皮,我們來分析一下。
首先看茯苓
茯苓是一味性質平和的中藥,可以淡滲利濕,而且還能健運脾胃,杜絕生痰之源頭,此外,茯苓還有很好的安神作用,脾虛痰濕內盛,兼有睡眠不佳的人更適合。
其次看一下陳皮
陳皮味辛,入脾胃經,能燥濕化痰,還能健脾行氣,對於脾虛痰濕內盛,氣滯阻滯中焦的痰多、脹氣有很好的改善效果。陳皮配合茯苓,二者健脾祛濕,化痰燥濕,改善脾虛濕盛而導致的痰多,脹氣,便溏,皮膚出油等問題。
以上就是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中醫養生知識了,對於痰多,尤其是白痰多的情況比較合適,兩味中藥性質平和,可以各取適量來煮水,可起到健脾祛濕燥痰的作用,改善痰多的局面,對於脹氣,便溏等也有不錯的效果。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就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來源:誠醫學社馬金成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