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不高,「腳」會說實話?若沒有6種跡象,血糖控制得不錯
導語:2022年中國糖尿病報告患者人數達140.9百萬人,較2020年增加了537百萬人,佔全球報告患者總人數的26.2%,隨著我國居民健康意識的提升、疾病治療管理的普及,預計未來糖尿病患病人數增長將有所放緩,但到2030年和2045年仍將持續增長至164.1百萬人和174.4百萬人。
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
01
高血糖是糖尿病嗎?
有些人在體檢時,一看到檢查報告上血糖偏高,就很擔心自己會患上糖尿病,但可能大家並不清楚,糖尿病和高血糖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臨床上高血糖是一種對疾病的判斷,血糖檢測出來的結果進行分析,是一個主觀的高血糖,這種血糖可能與生活中的外在因素影響有關。
如果是單純的血糖升高,就要反覆檢測自身的血糖值,檢查是否有明顯升高癥狀,或身體某方面出現不適,才能被確診為患上了糖尿病。
其實高血糖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高血糖出現的併發症,如果身體出現多個方面的併發症,會給身體帶來很大的影響,甚至會危及到人們的生命。
血糖高不高,身上一些部位會顯現出來,如果你的雙腳沒有以下6種跡象,說明血糖比較穩定。
02
血糖高不高,「腳」會說實話?醫生:若沒有6種跡象,血糖較平穩
一:腳部有局部麻木感
體內血糖上升,新陳代謝速率便會不斷變慢,血糖和廢棄物對神經系統造成嚴重刺激性,最直觀的現象就是導致人的感知能力下降,出現雙腳麻木的現象。
二:腳部發涼,感覺遲鈍
糖尿病患者若出現腳部發涼,雙腳反應遲鈍,多半是長期處於高血糖環境中導致足部發生神經性病變出現的問題,腳部血管狹窄,供血量不足,雙腳便會慢慢失去知覺,反應也會越來越遲鈍。
人的雙腳是身體末端,血液循環比較差,很容易出現冰涼的癥狀,若經常覺得麻木,說明體內血糖已不受控制。
三:傷口癒合慢
受外界刺激因素的影響,人體肢體皮膚表層難免會出現刮傷的現象,通過血小板的自我修復和凝血能力,便能讓小傷口快速癒合。
由於體內血糖偏高導致血氧濃度粘稠時,容易出現神經組織壓迫問題,影響血管表層血小板的凝聚力,就會減緩傷口的癒合速度,本來一天就能癒合的小傷口,需要2~3天才能癒合。
四:腳部紅腫
體內血糖持續升高,供應給四肢的血液和供氧量便會不斷減少,腳部很容易出現紅腫麻木的感覺。
五:腳部皮膚瘙癢
由於腳部處於神經末梢部位,當血液異常時,容易讓腳部出現一些異常表現。雙腳皮膚若有明顯的瘙癢問題,尤其是在冷空氣的刺激下,排除腳氣問題,很有可能是血糖升高引起的。
六:腳趾關節變形
糖尿病患者腳趾關節變形,形成弓形角雞爪腳等腳部畸形,甚至腳趾甲莫名其妙脫落就要當心,這是糖尿病足導致下肢端的供血不足,促使指端營養不良出現的肌肉萎縮癥狀。
腳趾關節變形也可能是衰老的問題,但大多情況下都與某些疾病有關係,還是應該儘早就醫篩查。
03
「天然胰島素」名單公布,不想血糖飆升,平時敞開吃,或能穩定血糖
★雪菊
雪菊也被稱為「胰島素庫」,它含有類黃酮和氨基酸,既能穩定血糖,又能避免糖尿病併發症發。
★苦瓜
苦瓜和多肽P具有降血糖作用。通過動物實驗,發現苦瓜的降血糖作用比某些降血糖藥物更為明顯。
★桑葉
桑葉富含糖苷酶抑製劑1-脫氧野黴素(DNJ)和桑葉多糖。進食後可抑制碳水化合物分解酶活性,抑制小腸對雙糖的吸收,降低餐後血糖。
04
閱讀延伸——什麼情況下必須要打胰島素?
1、新發病,並且與1型糖尿病鑒別困難的消瘦糖尿病患者。
2、在糖尿病的病程中(包括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現無明顯誘因的體重下降。
3、1型糖尿病患者,在發病時就需要胰島素治療,而且要終生使用。
4、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葯聯合治療的基礎上,血糖仍然未達到控制目標。
5、把速效胰島素誤打成長效的危害,要比把長效胰島素誤打成速效的危害小得多得多,主要是低血糖。
6、妊娠期高血糖。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來源:藺醫生健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