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不良飲食可能引發的罕見病

2025年04月11日 17:14 簡體 正體   評論»

不久前,媒體報道了一個令人揪心的案例。一名11歲的女孩,原本活潑可愛,卻突然被一種罕見疾病纏上——克羅恩病。

患病後的她,每天都要忍受嚴重腹瀉的折磨,次數多達十餘次。原本健康的體重,也在短時間內狂減二十多斤。而醫生經過診斷,認為誘發這種疾病的罪魁禍首,很可能是她平日里愛不釋手的網紅「辣條」。

一、什麼是克羅恩病?

克羅恩病(Crohn disease),是一種消化道的非特異性炎性疾病。這裡所說的「非特異性」,簡單來講,就是它不像一些由特定病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病因較為複雜。

它可以侵犯從口腔到肛門的任何部位,不過最典型的病變部位是在迴腸末端。迴腸是小腸的一部分,位於小腸的末端,連接著大腸。一旦這裡出現,最典型的癥狀就是反覆發作的、腹瀉。

目前,克羅恩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醫學專家們認為它可能是遺傳、環境、感染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遺傳角度來說,如果家族中有親屬患有克羅恩病,那麼其他家庭成員患這種病的風險會相對增加。

比如,在某個家族中,連續兩代人都出現了克羅恩病患者,這就提示了遺傳因素在其中可能起到的作用。環境因素也不容忽視,長期生活在污染嚴重的環境中,或者生活習慣突然發生巨大改變,都可能成為誘發疾病的潛在因素。再說到感染,某些細菌、病毒的感染,可能會破壞腸道內原本平衡的菌群環境,從而引發腸道的,最終導致克羅恩病的發生。

雖然克羅恩病的發病率總體較低,屬於範疇,但令人擔憂的是,近年來它的發病率明顯呈現出上升趨勢。這種疾病最常見於青年人群,而且在性別方面並沒有明顯差異。更需要引起家長們警惕的是,近來克羅恩病患者的數量也在逐漸增加。就像前面提到的11歲女孩,她正處於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卻不幸患上了這種疾病。

二、克羅恩病的臨床表現

克羅恩病患者常見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腹痛是很常見的癥狀之一,其中以右下腹疼痛最為常見,這是因為迴腸末端大多位於右下腹。其次,也可能出現臍周疼痛或全腹痛。腹瀉也是患者常常面臨的困擾,大便多呈現水樣或糊狀,每天可能會有三五次,病情嚴重時甚至能達到十餘次。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血便,這是因為腸道炎症導致腸黏膜受損,從而出現出血的情況。發熱也是常見癥狀之一,一般是低於38.5℃的低熱,這是身體對炎症的一種反應。

除了這些,患者還可能出現口腔潰瘍、皮膚紅斑、、四肢和脊柱酸痛、脫髮、會陰部位潰瘍等癥狀。這些看似與腸道無關的癥狀,其實都是由於腸道的炎症引發了身體整體的免疫反應,進而影響到了其他器官和組織。

當醫生對克羅恩病患者進行檢查時,會發現患者的腸道有節段性的潰瘍,呈現出鋪路石(鵝卵石)樣的表現。這是因為腸道黏膜在炎症的反覆刺激下,出現了破損、潰瘍,而這些潰瘍之間的黏膜相對正常,就形成了類似鋪路石的外觀。

隨著病情的發展,腸腔會變得狹窄,嚴重時甚至可能發生腸瘺和等併發症。腸瘺是指腸管與其他器官或組織之間形成了異常的通道,這會導致腸道內容物進入其他器官,引發嚴重的感染。腸梗阻則是指腸道被堵塞,導致腸內容物無法正常通過,患者會出現腹痛、嘔吐、腹脹、停止排氣排便等癥狀,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三、克羅恩病的診斷和治療

克羅恩病的診斷難度較高,這是因為它比較罕見,而且沒有非常特異性的臨床表現。也就是說,它的癥狀與其他一些腸道疾病有相似之處,容易混淆。比如,腸結核也會出現腹痛、腹瀉、低熱等癥狀,與克羅恩病的表現較為相似。

因此,醫生需要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影像學、內鏡以及病理學等多方面結果進行綜合判斷,並且要排除一些相似疾病,才能明確診斷。影像學檢查可以通過 CT、MRI等手段,觀察腸道的形態和結構,看是否存在病變。內鏡檢查則是直接將內鏡插入腸道,觀察腸道黏膜的情況,還可以取組織進行病理檢查,以確定病變的性質。

克羅恩病的治療同樣是一個難題,目前還沒有能夠徹底治癒的方法。即使通過手術切除病變的腸段,也很容易複發。這是因為克羅恩病是一種全身性的免疫性疾病,手術只能解決局部的病變,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身體的免疫狀態。所以,患者只能長期通過藥物和飲食來控制癥狀,緩解病情,減少複發。藥物治療主要包括使用抗炎藥物、免疫抑製劑等,這些藥物可以減輕腸道炎症,調節免疫系統。飲食方面,患者需要遵循低渣、低脂、高營養的飲食原則,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減少對腸道的刺激。

四、克羅恩病的原因

雖然克羅恩病的病因還不完全清楚,但飲食不健康、長期刺激胃腸道被認為可能是一種誘因。就像前面提到的那個「辣條鐵粉」女孩,她每天少則兩袋,多則五六袋的辣條攝入量,無疑對她尚未發育成熟的胃腸道造成了嚴重刺激。辣條中含有大量的辣椒、油脂和各種添加劑,這些成分會刺激腸道黏膜,容易引起炎症反應,影響胃腸道的正常功能。長此以往,腸道的免疫平衡被打破,就給了克羅恩病以可乘之機。

克羅恩病雖然罕見,但它的危害卻不容小覷。尤其是對於青少年來說,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更要注意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遠離不良食品,保護好自己的胃腸道。

家長們也應該多關注孩子的飲食和健康狀況,一旦發現孩子有腹痛、腹瀉等異常癥狀,要及時就醫,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預防和應對這種疾病,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來源:馬冠生馬上營養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