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病不再是「老年專屬」:年輕人也得當心
作者: 李冬琪
別以為阿爾茨海默病只是爺爺奶奶的「專利」!這病如今可不挑年紀,年輕人也可能中招。臨床上,最年輕的患者甚至不到40歲!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正在讓阿爾茨海默病悄悄「年輕化」。別慌,趕緊來了解它的「蛛絲馬跡」,改掉壞習慣,保護你的大腦!
阿爾茨海默病逐漸年輕化,50歲後改掉4個壞習慣。(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別以為阿爾茨海默病只是爺爺奶奶的「專利」!這病如今可不挑年紀,年輕人也可能中招。臨床上,最年輕的患者甚至不到40歲!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正在讓阿爾茨海默病悄悄「年輕化」。別慌,趕緊來了解它的「蛛絲馬跡」,改掉壞習慣,保護你的大腦!
一、四大「報警信號」:你的大腦在求救?
阿爾茨海默病最愛「偷走」你的記憶和思考力,以下四種表現可得留心:記憶力「短路」
剛發生的事轉頭就忘?同一個問題問了又問?熟悉的地方名字死活想不起?這些都是記憶問題的「紅燈」。
思維和語言「卡殼」
腦子一片迷霧,組織思路像解謎遊戲?日常小事也能讓你迷失?說話時詞不達意,頻繁「卡帶」?小心,這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敲門聲」。
空間感「失靈」
老地方也能迷路?熟悉的街頭變「異世界」?空間導航能力下降,可能不是你「路痴」變嚴重,而是大腦在「鬧彆扭」。
生活技能「掉線」
忘記洗澡、錯過日程、飯燒一半忘了關火?這些不是「粗心」,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在搞亂你的生活。
二、患者為何越來越多?三大「元兇」上線!
隨著人口老齡化,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人數像坐火箭般上升,但年輕人也別覺得自己「免疫」。以下三個原因正在推波助瀾:垃圾飲食「喂」出風險
高油高糖的快餐、甜品吃得歡?小心!這些食物會引發體內炎症,悄悄增加阿爾茨海默病的概率。
缺乏運動,腦子「生鏽」
整天葛優躺,運動量為零?久坐會讓代謝變慢,腦部血流不暢,大腦「缺氧」更容易「罷工」。
熬夜成癮,炎症加碼
刷劇刷到凌晨?睡眠不足會讓體內炎症飆升,阿爾茨海默病風險也跟著水漲船高。
更糟的是,研究顯示全球約70%的患者未接受治療!很多人還覺得這只是「老糊塗」,忽視了預防和治療的重要性。早發現、早干預,才能讓病情不「雪上加霜」。
遠離阿爾茨海默病,一定要多進行社交。(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三、50歲後,趕緊和這四個壞習慣說拜拜!
頓頓吃撐,腦子「喊累」
每頓飯都吃到扶牆走?爽是爽了,可研究表明,長期吃太飽會讓血液都去「伺候」腸胃,大腦「餓肚子」,認知功能受損,阿爾茨海默病風險直線上升。
久坐不動,大腦「喊救命」
電腦前一坐就是一天?久坐不僅讓你腰圍暴漲,還會拖慢血液循環,腦供氧不足,加速大腦老化。起來動動,別讓腦子「長銹」!
拒絕社交,孤獨「偷」健康
喜歡宅家當「隱形人」?小心!長期不社交會讓人情緒低落、沉默寡言,心理健康拉警報,阿爾茨海默病也更容易找上門。多跟朋友聊聊天,腦子會「謝謝你」。
吸煙,腦子「喊疼」
吞雲吐霧一時爽,長期吸煙卻讓大腦「受傷」。它不僅傷肺,還會加速腦血管硬化,增加神經病變風險。戒煙吧,腦子會給你點個贊!
四、三種「腦力美食」,吃出健康!
想給大腦加點「防護罩」?常吃這三類食物:魚肉
鮭魚、沙丁魚、鱒魚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抗炎、護腦細胞,堪稱大腦的「營養師」。
這種「綠色明星」含維生素K和葉酸,助力腦細胞生長修復,幫你離阿爾茨海默病遠一點。
堅果
核桃、杏仁、榛子滿載維生素E和不飽和脂肪酸,抗氧化又護腦,堪稱大腦的「防彈衣」。
五、阿爾茨海默病能治好嗎?
壞消息:目前還沒有「靈丹妙藥」能徹底治癒阿爾茨海默病。好消息:通過藥物和非藥物治療,能有效緩解癥狀!藥物可提升腦內乙醯膽鹼水平,改善神經傳導;認知訓練、物理治療、音樂療法等也能讓大腦「煥發活力」。早發現、早治療,生活質量大不同!
別再覺得阿爾茨海默病離你很遠!改掉壞習慣,吃點「腦力食品」,讓我們的腦袋保持「青春」吧!
原文鏈接:阿爾茨海默病不再是「老年專屬」:年輕人也得當心!,來源:阿波羅網李冬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