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養生法:穴位按摩與古老葯膳
作者: 胡乃文(中醫師)、王賀
腎為先天之本,腎氣足則身強體健,穴位按摩和食療可以補養腎臟。(《胡乃文開講》提供)
你是否經常感到疲勞、腰酸背痛或健忘?這些可能是腎向你發出的警示訊號。簡單的穴位按摩和食療,可以補養腎臟,促進身體自我修復。
與西醫所指的腎臟不同,中醫的「腎」是一個以腎臟為中心的能量體系,蘊含著與生命本源相關的「精」——遺傳所帶來的先天之精及通過飲食呼吸等獲取的後天之精。在腎臟發生病變之前,腎臟的能量已經開始虧損,這時候就會出現頭髮早白、腰酸背痛、健忘、容易疲倦等癥狀。
護腎從腳心開始
人體的能量沿著經絡在臟腑與體表運行,其中腎經從足部沿著腿內側上行,與腎相連。要保養腎臟,可以從按摩穴位著手。
湧泉穴是腎經的重要穴位,位於腳心前三分之一的凹陷處。
按摩方法:用手搓揉直到腳心發熱即可,也可以每天早晚將手心搓熱後敷著湧泉穴,每天3~5分鐘。
湧泉穴。(健康1+1提供)
位於掌心的勞宮穴是心包經的穴位,將勞宮穴貼在湧泉穴上,可以達到心腎相交。在中醫理論中,心代表火,腎代表水,它們之間的能量相互交融時,能量處在平衡狀態,會讓人睡得好,身體也會自我修復。
勞宮穴。(健康1+1提供)
用手心的勞宮穴貼在腳掌的湧泉穴上,以達到心腎相交。(胡乃文開講提供)
睡眠對保護腎臟十分重要,根據中醫理論,晚上11點到凌晨1點的休息,比吃任何補品都有效。
雙手搓熱護腰
另一個補腎的按摩動作是「雙手搓熱護腰」。將雙手掌相互摩擦至發熱後,貼在腰部腎臟位置,並輕輕按摩3~5分鐘,這樣做對於腎臟有溫補的作用,讓人由內而外散發健康光彩。
古方補腎食療
「唐鄭相國方」是流傳千年的補腎中藥方,來自唐代的宰相鄭愚。據說鄭相國在南方做官的時候病倒了,吃了很多葯都不見效。當地的藩王給了他這個方子,他吃後腎虛腰痛的癥狀都好了,也不再咳嗽。後來他將這個藥方帶回京城,流傳開來。
這個藥方只有兩種主要成分——補骨脂和核桃,將它們磨成粉用蜂蜜調和食用。補骨脂是一種豆科植物的種子,具有補腎、強腰的作用;核桃也可以補腎。
做法:取補骨脂250克、核桃仁500克,研磨成細粉。加適量蜂蜜攪拌均勻,調成膏狀。裝入玻璃瓶。
這種膏可直接食用,或塗抹在麵包上。此法簡單易做,持續食用有助於改善腎虛、腰酸、體力不足等問題。
中醫護腎的食物還有黑豆、黑芝麻等黑色食物,以及淮山。
刺五加茶適合上班族
每日茶歇的時間,可以喝一杯補腎的刺五加茶。刺五加又稱「西伯利亞人蔘」,與人蔘同樣屬於五加科植物,具有補肝腎、養心安神的效果,特別適合需要大量腦力勞動的上班族。刺五加茶味道甜甜的,沒有中藥味。與人蔘一樣,刺五加也有補氣的作用,也就是說可以供給身體細胞更多氧氣,疲勞的時候喝上一杯,感覺就不太疲勞了。
做法:取3~4克刺五加,放入過濾袋。倒入熱水,燜泡5分鐘即可飲用。
兩件事傷腎不要做
此外,要保持腎臟健康,要注意兩件損害腎臟的事。
●憋尿。憋尿時間太長,不僅損害膀胱,還可能引發尿液逆流,即尿液從膀胱迴流到輸尿管甚至腎臟,增加腎病風險。
●暴飲暴食。不宜暴飲暴食,尤其不要吃太多高鹽、高普林的食物。有人工作壓力大的時候,就想去「吃到飽」火鍋放鬆一下,這樣做心理上紓壓了,卻讓腎臟的壓力大增。
以上提到的這些草藥可能聽起來很陌生,但很多都可以在保健食品店、亞洲雜貨店買到。這些葯膳和茶飲只是用作日常保健,也要注意每個人體質及病症不同,請向專業醫師諮詢具體治療方案。
觀賞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