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肉每多吃一口,都是給腦血管添堵!你可能天天都在吃

2025年05月14日 9:56 簡體 正體   評論»

隨著老年化社會的到來,阿爾茲海默症(老年症)的問題日漸凸顯。

據統計,全球已有約5000萬患者,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近千萬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50年,患者數量將突破1.52億。

如何預防和治療老年痴呆症,目前尚未有統一定論,但不少研究發現,從飲食方面入手,或許有一定幫助。

哈佛大學研究團隊在期刊《Neurology》發表了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論文,結果顯示,(尤其是加工紅肉)攝入量高與痴呆症、認知衰退風險增加有關。

研究發現:與每天攝入未加工紅肉<43g的人群相比,每天攝入超過85g,主觀認知能力衰退的風險增加16%。

而在加工紅肉方面,相比每天少量攝入的群體,每天攝入加工紅肉超過21克,痴呆風險增加13%,主觀認知衰退風險增加14%。

此外,每天每增加85克加工紅肉的攝入,與整體認知能力加速衰老1.61年,以及言語記憶能力加速衰老1.69年相關。

所以,紅肉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影響我們的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紅肉中暗藏的隱形殺手——飽和,其進入人體後,會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的含量。

一旦壞膽固醇超標,它們就會逐漸在壁上沉積下來並形成斑塊,繼而導致血管狹窄,甚至堵塞,最終影響大腦的正常運轉。

除此之外,研究還發現,長期進行「促炎飲食」的人,也可能增加患痴呆症的風險。

促炎飲食,就是指那些可能引起體內反應的食物,比如富含飽和、糖分的食物(紅肉、油炸加工食品、含糖食物)以及精製碳水化合物(白米、白面)等。

如果每天過量攝入促炎食物,身體的各個器官都可能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害,而大腦更是首當其衝。

炎症會激活大腦中的免疫細胞釋放出具有強大破壞力的炎症因子,它們就像是一顆顆「定時炸彈」,可能直接殺死神經細胞,引起神經退行性病變、腦量減少,削弱大腦的反應速度、記憶力、認知能力,最後加速大腦的早衰進程。

期刊《阿爾茨海默病與痴呆》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吃得越促炎,痴呆風險就越高。

在長達22.2年的追蹤隨訪中發現,相比膳食炎症指數(DII)得分最低的人,膳食中炎症指數評分較高的人,與全因痴呆風險增加84%,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增加88%有關。

健康飲食講究的是均衡!

就預防老年痴呆、延緩大腦衰老而言,在均衡飲食的基礎上,還需特別遵循「抗炎飲食」原則。

對大腦而言,抗炎飲食如同大腦的「炎症滅火器」,幫助減少神經炎症,降低氧化應激反應,從而降低腦部疾病風險。

具體怎麼吃?可以參照《抗炎飲食預防腫瘤的專家共識》給出的4個實用建議。

主食增加全穀物碳水化合物。燕麥、糙米、蕎麥、藜麥、黑米、玉米、薏米、小米等全穀物中具有一定的抗炎成分,每天建議吃夠50-150g。

增加不飽和脂肪酸攝入。Omega-3脂肪酸是一種對大腦健康極為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它具有強大的抗炎作用。

深海魚類(如三文魚、鱈魚、金槍魚等)和堅果(如核桃、杏仁、巴旦木,以及亞麻籽)都是Omega-3脂肪酸的優質來源。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蔬果富含抗氧化物質,能幫助中和體內的自由基,減輕氧化應激反應,從而降低炎症水平。

建議每天食用至少300克蔬菜和200克水果,適當多吃紫甘藍、藍莓、黑莓、黑枸杞、黑加侖、桑葚、紫薯等富含抗氧化物質的蔬果。

日常適當喝茶。紅茶、綠茶都有一定抗炎效果,每天喝1-3杯左右,可幫助降低炎症反應,甚至還有利於抑制癌細胞的發展。

根據最新膳食指南,建議每天攝入魚、禽、蛋類和瘦肉的總量為120-200克。平均計算下來,每天紅肉量控制在40克左右比較適合(約半個手掌大小)。同時盡量選擇瘦肉,減少肥肉和加工肉類的攝入。

總的來說,飲食健康和大腦健康息息相關,而改變飲食習慣並沒有那麼難,早上喝一杯燕麥粥,午餐搭配一份清蒸魚,晚餐多吃點青菜,日積月累,就能為我們的大腦健康築牢防線。

來源:澎湃新聞·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