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妹子6年的慘痛經歷 只因為吃了中國人常吃的這條魚

2017年11月22日 6:19 簡體 正體   評論»

顎口線蟲病(圖片來源:Flickr/ turibarren)

烤魚沒有完全熟透很可怕,請小心謹慎為重!

Carly Goff飽受病痛折磨。(圖片: youtube視頻截圖)

下面的描述或許能給你一個很好的提示:

澳洲妹子Carly Goff,自從和一起去斐濟旅遊回來後,就飽受病痛折磨。

斐濟是個太平洋島國,因為純凈的海水和美麗的風景聞名於世。

六年前,Carly和家人一起去了斐濟遊玩,一家人開心地釣魚、潛水,其樂融融。

然而她當時想不到,這竟是噩夢的開始…

旅遊結束返回澳洲家裡之後,她就開始發高燒、嘔吐、肚子劇痛。

"我感覺全身疼痛,腳部和臉部整天都像在被火燒。"

有時候,她還會感覺到全身肌肉"撕裂"一樣的劇痛,飽受折磨。

然而去了醫院,卻診斷不出病因,只能開止痛藥。

六年間她的不斷地疼痛,手腳痛完脖子痛,沒有一刻安寧。

她經常在半夜活活疼醒,生不如死。

以前她喜歡打球、是個陽光活潑的妹子。

如今全身劇痛,她大多數時間都只能躺在家中靜養。

在輾轉多個醫院之後,她的病因終於被找了出來:Gnathostomiasis,顎口線蟲。

問題出在她六年前去斐濟旅遊時,吃的烤魚身上。

烤魚(圖片來源:pixabay)

烤魚?!!我們國人宵夜常吃的食物,會有這麼大的?!

其實是因為烤魚沒有完全熟透,因此身體里的顎口線蟲沒有被高溫殺死。

烤魚沒有完全熟透,因此身體里的顎口線蟲沒有被高溫殺死。

顎口線蟲又稱內臟遊走性蟲,顧名思義,它能在人體內到處遊走!

就這樣依靠她的血肉,生存了五年多…

這種寄生蟲是恐怖的噬肉者,靠吃血肉和組織在生物體內生存。

它主要出沒在東南亞,尤其是泰國,以及中/南美洲。

顎口線蟲有牙齒

形態是一條肉蟲

它寄生在人體後,會咀嚼肌肉組織,造成永久損傷。

怪不得全身疼了!真的毛骨悚然,想像有蟲子在體內一直吃吃吃…

在被確診是顎口線蟲病之後,醫生給出了有效果的治療。

現在Carly正在慢慢恢復中。但是由於蟲子已經潛伏了六年,身體會留下永久的後遺症。

找出病因的醫生Dr Bernard Hudson說,如果一直放任不管,Carly可能會死。

"顎口線蟲能夠侵入體內重要器官,比如心肺。還能遊走進入大腦。"

所以Carly還算是幸運的…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到這種病的危害,Carly分享出自己的故事,希望以後大家不要重蹈覆轍。

顎口線蟲的途徑不僅是吃沒煮熟的淡水魚,還有未全熟的雞肉、鰻魚、青蛙等兩犧動物。

醫生提醒大家去海外旅遊時(尤其是去海島)一定要注意食物,確保吃的都煮熟了。

顎口線蟲用肉眼就能看見,有時候會出現在皮膚表面。

顎口線蟲在中國並不多見,迄今為止報道的病例也只有幾十例。

如何預防顎口線蟲病

顎口線蟲病例多集中在幾個地區,其中又以泰國和最為嚴重。

去疾病高發地旅遊時,一定要提高警惕。

日本的特色美食就是生魚片。不難得知生食河鮮是造成日本顎口線蟲病高發的原因。

要防止"蟲從口入",最簡單有效的就是對食物進行充分地加熱。

美國疾控中心建議將食材(比如魚肉)加熱到食材內部溫度為63攝氏度以上。

浙江省醫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則建議將食材在70度的高溫下加熱4-5分鐘。

一些較為快速的烹調方法,比如爆炒、涮都可能會因為加熱時間不足而無法殺滅寄生蟲。

傳播途徑

醋泡6小時或者醬油腌制12小時也可以殺死顎口線蟲蟲卵,但是飯桌上常見的蘸醋、蘸醬油無法殺死顎口線蟲,因為時間不足。

避免直接生吃魚蝦之外,還要避免皮膚與可能的感染源接觸。

可能被寄生蟲污染的水至少煮沸5分鐘以上,才能飲用。

顎口線蟲還會寄生在泥鰍、黃鱔體內;被人吃下後不僅會侵犯多種臟器,還會到處游移不定造成嚴重危害。

寄生在皮下組織還好,可以直接通過物理手段切除。但是如果鑽進內臟甚至大腦,那就不好辦了。

"野味"不安全

可能一些人喜歡吃“野味”,認為純天然、無污染。

然而據調查,野生動物感染顎口線蟲的概率遠遠高於家畜,能夠相差20倍。

一些地區野豬的顎口線蟲病感染率甚至達到驚人的70%。

相比之下,正規渠道的肉類要經過多重檢驗,安全得多。

通過不潔凈的淡水傳播的寄生蟲更多,危害往往更大。

防範寄生蟲感染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生吃。切記!

來源:澳洲微生活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