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老年人每天吃糖應控制在25克以內,6類食品需要控制
糖類也叫做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所需的「三大」營養素之一,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
人體可消化的糖類有單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雙糖,包括蔗糖(包括白砂糖紅糖,冰糖等)、乳糖、麥芽糖等;可消化多糖(主要就是指澱粉)等。
其中前2者都帶有甜味,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主要的甜味劑,或「添加糖」。
可消化多糖(澱粉)是老人熱量的最主要來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人體由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熱量應佔到人體所需能量的50%,才更有益於身體健康。
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成人每日攝食的「添加糖」所供熱量不應超過全天膳食總熱量的10%,即50克左右。
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對以上標準作出了修改,建議成人的每天攝取「添加糖」的量不應超過25克,由其提供的熱量要保持在膳食總熱量的5%以內。
特別提出,要警惕加工食品中添加的白糖、紅糖、冰糖、麥芽糖等精製糖。
理由是:過多的糖會導致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膽固醇血症和增加胰腺的負擔,進而加大高血壓病、腦中風、冠心病和糖尿病的發生風險。甚至提出,多吃糖對高血壓的影響大於高鹽膳食。
由此可見,控制食糖的攝入量對增進老人健康的意義非常重大。
這6類食品中都含有很高的糖,老年人要少吃些才更健康
1、老人應少吃月餅、湯圓、八寶粥、點心等甜食,有嗜吃甜食習慣的人應儘早糾正。
2、市面上售賣的酸奶、麵包、餅乾、醬汁等許多加工食品,都不同程度地加有較多的蔗糖,老人應儘可能少吃。
3、中式烹調有用糖做調味料的習慣;比如飯店製作的紅燒肉、魚香肉絲、紅燒海參、糖醋排骨、糖醋鯉魚等菜肴,以及自己製作的豆沙包、綠豆粥、銀耳羹,也有加糖的習慣。一般都加有數量不菲的糖,老人亦應謹慎吃。
4、少喝含糖量較高的飲料;比如碳酸飲料、花生牛奶、奶油、雪糕、冰棍等食品中都含有較高的糖分。
5、喝流質食物的時候不要放糖或少放糖;比如喝豆漿、牛奶、喝粥、喝花茶、咖啡的時候,很多人都有放入些冰糖的習慣,口感會更好,也是要注意些。
6、少吃糖果、果乾、果脯、烘培類堅果等食物,往往有用糖沁的習慣,也含有較高的糖分。
新鮮水果中也含有糖分,但是含有更多的水分,以及豐富的膳食纖維,所以一般每天進食300克左右的新鮮水果不會導致糖攝入過量。建議新鮮的水果不要榨汁喝,或者榨汁後再加糖。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天天養生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