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也要「挑」對時間:3個時刻最好別洗澡
對大部分人來說,洗澡除了清潔功能,還是一种放松方式。忙碌了一天後,洗個熱水澡能幫身體卸下疲憊。
洗澡也有講究,時間和方式會間接地影響健康。
我們邀請專家,提醒你不宜洗澡的幾個時刻,教你如何科學洗澡。
受訪專家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教授李利
3種情況不適宜洗澡
洗澡雖然讓人神清氣爽,但選錯時間可能將身體推向危險邊緣。以下幾種情況最好不要洗澡。
+
長時間體力或腦力活動後
長時間體力活動後,血液循環處於活躍狀態,立刻洗澡會加重心臟和血管的負擔,體質差的人甚至會有致命危險。
長時間腦力活動時,大腦對血液需求量非常大。如果立刻去洗澡,血液會向體表皮膚進行轉移,很可能造成大腦供血量迅速降低,從而導致暈厥。
+
吃飽或空腹時
吃飽後,體內血液集中在消化系統,如果這時洗澡,周圍血管擴張,造成消化系統血液循環相對減少,容易導致消化不良。
空腹時,體內血糖水平降低,洗澡讓流向皮膚組織的血液增加,供應腦部血液量減少,可導致暈倒等意外發生。
+
酒後
酒精會抑制肝臟功能活動,阻礙糖原釋放。洗澡時,人體內的葡萄糖消耗增多,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發生頭暈、眼花、全身無力等癥狀,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酒後泡澡,還有睡著後溺水的風險。
你適合什麼時候洗澡
皮膚類型、接觸的污染物等都會對洗澡時間產生影響,美國「雅虎」網對此進行了總結。
適合早上洗澡的人:
1
油性皮膚的人
紐約市內科醫生霍利·菲利普斯認為,油脂會在夜間堆積,而早上洗澡能很好地清理毛孔。
2
早上需要剃鬚的人
對於男性來說,早上洗澡能軟化鬍鬚,讓剃鬚變得更順暢。
3
習慣早起的人
早上起床後洗個澡,能讓人神清氣爽、精神飽滿地開始一天的工作。
4
夜間出汗多的人
洛杉磯皮膚病醫生塔尼亞·柯梅利表示,夜間出汗多的人,更適合早上洗澡。
5
白天工作環境乾淨的人
晚上洗澡的最大好處之一就是能清除一整天堆積在身體上的污垢,而如果開車上下班,辦公室又有中央空調,就不需要在晚上做太多清洗工作,只需徹底洗手和臉,換身衣服就行了。
適合晚上洗澡的人:
1
睡前需要冷靜放鬆的人
睡前洗澡能舒緩、鬆弛身心,有助於睡眠。
2
化妝的人
如果白天需要化妝,晚上洗澡就顯得格外重要,洗澡時的熱氣和持續的水流能更好地清除殘留物。
3
乾性皮膚的人
對於濕疹患者和乾性皮膚的人來說,其皮膚上的神經在夜間較為鎮靜,此時洗澡最為適宜。
4
工作環境有污染的人
菲利普斯建議,從事建築行業或生活在空氣污染嚴重城市的人,最好晚上洗澡。
5
白天鍛煉的人
柯梅利醫生指出,如果白天經常運動或處於非常活躍的狀態,晚上就應該洗個澡,徹底清洗汗漬。但洗澡次數別太多,否則會令皮膚過度乾燥,甚至出現皸裂,引發感染。
洗澡時,有3個講究
洗澡看似是一件簡單的事,但洗澡方式卻能看出你是否會洗澡。以下3個錯是很多人常犯的,洗澡時最好避免。
最後再洗頭
正確的洗澡順序應該是:洗臉→洗身→洗頭。因為熱氣會使毛孔擴張,先洗臉可避免污物阻塞毛孔。
剛進入浴室時,血液會集中在頭部,如果馬上洗頭,可能導致頭部血流不暢,誘發腦血管疾病。
洗臉的方嚮應由鼻子為中心向外圈清洗。洗身時,應先從遠離心臟的四肢開始,尤其是天冷時,應先用熱水將雙腳沖熱。
搓澡要省點力
皮膚表面的角質層、脂質膜共同構成了皮膚的屏障保護層,不但可以保護機體免受外界損害,還能防止體內營養物質尤其是水分的喪失。使勁兒用搓澡巾搓就會破壞這層保護膜。
如果洗後用手指搓皮膚能聽見吱吱的聲音,就說明搓洗過度了。
建議勤洗澡,而不是「攢著洗,用力搓」,可用柔軟的海綿蘸沐浴露輕輕擦洗,只在肘部、膝蓋等角質層厚的部位使用搓澡巾即可。
沐浴露擠一元硬幣大小
沐浴露一般都含有月桂醯胺丙基甜菜鹼,可激發某些化學物質快速滲透進入皮膚。如果長期過量使用沐浴露,這些化學物質被身體過量吸收,就會與鈣、鐵結合,殘留在皮下組織中,引發乾燥、過敏性皮炎等。
另外,沐浴液中還有一種抗氧化劑BHT,當這種物質遇到月桂醯胺丙基甜菜鹼,也會變得異常活躍。
建議盡量選擇沒有香味、功能簡單的沐浴露,每次用一元硬幣大小足矣,如果身上不臟,只用清水更好,洗後最好用保濕乳液塗全身。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