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養生 – 今日大雪 牢記三忌三宜 進補得當安然過仲冬

2024年12月06日 16:24 簡體 正體   評論»

轉眼就是冬天的第三個節氣——

大雪的到來,也標誌著仲冬的正式開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

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雖然大雪的當天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在下雪

但確實會感覺到冷空氣真的是愈發猖狂了

不過在中醫看來

每個節氣都有它的之法

順應節氣調養

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也不例外

牢記以下三忌三宜

進補得當

自可安然度過仲冬時節

大雪三忌

大雪時節,養生尤為重要。此時應順應自然規律,注意保暖,以防寒邪侵襲。不過老話也說:「過猶不及」,大雪亦是如此。

大雪忌取暖過度

大雪時節,陰寒極盛,養生應該驅寒保暖,以護陽氣。

不過也不要過度取暖,如穿過多的衣服,貼過多的暖寶寶,蒙著被子睡覺……科技的進步早已將冬天「寒風刺骨」的標籤摘掉,過度保暖反而會導致體質下降,抗寒抗凍能力變弱,還容易上火傷到元氣。

所以大家在冬天使用空調時,溫度不要設置得過高,適度保暖順應自然,才能維持體內的陰陽動態平衡,為來年的春季生髮做好準備。

比起冷,冬天的乾燥空氣更讓人頭疼。可以多飲平衡茶,每天煮上一壺,滋養平衡,,遠離乾燥。

大雪忌晨練過早

黃帝內經》中提到:「冬三月,此為閉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說,寒冬時節,要早睡晚起,藏養精神,等太陽出來後再活動。

尤其是對於特別喜歡晨練的老人,進入十二月後天氣一天比一天冷,不要過早的外出鍛煉,避免在低溫嚴寒中感染風寒。鍛煉後也要及時為身體補充水分,保溫杯可隨身攜帶。

大雪忌過度內耗

中醫認為:「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在不必要的事上花費過多的時間,我們稱之為過度內耗,過度內耗傷身也傷神。尤其是嚴寒的冬季,很容易讓人一蹶不振,引起生理和心理的雙重失調。遇事心平氣和,穩定情緒,保持冷靜,是輕鬆愉快度過冬天的最佳砝碼。

大雪三宜

煙火盛處,人間安暖,大雪,是初冬最唯美的詩篇,在恰當的時節,用恰當的方式,去愛惜我們的身體,便是你在這個冬季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大雪宜多吃「苦」

俗話說:「入冬吃苦,來年不苦。」大雪後我們已進入寒冬,吃芹菜、萵筍等苦味食物既可以養心,也有助於養護我們的身體,還可以提神醒腦。因為寒冬季節腎經旺盛,而腎主咸,心主苦,腎水克心火。多吃這些苦味食物可以抵禦過亢的腎水,有助於內在平衡,消除身體的疲勞。

大雪宜多

著名外科聖手華佗在《足心道》中提到:「春天洗腳,昇陽固脫;夏天洗腳,暑濕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灼。」

養樹要養根,養生要護腳,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堅持在睡前泡腳,好處多多。尤其是到了寒冬臘月,每天睡前用熱水泡泡腳,有溫煦臟腑,通暢經絡,滋補元氣,延年益壽等效果。

不過要注意的是,泡腳的時間不宜太長,以30分鐘內為宜,飯後半小時後再泡腳,不然會影響我們身體的消化功能,水溫以40℃左右為宜,如果經常手腳冰涼,泡腳時可以加入生薑、花椒、艾葉等,養生效果更佳。

大雪宜曬太陽

常言道,冬天曬太陽,勝過喝參湯。冬天適當的晒晒太陽不僅有助於保暖生陽,趕走身體里的寒氣,還能促進的合成,從而促進鈣質的有效吸收,預防,也有利於新陳代謝,加速血液循環,增強體質,還可以緩解身體的疲憊感和壓力,改善精神狀態。

不過每天曬太陽的時間不要太長,身體微微發熱即可,同時要做好防晒工作,謹防晒傷。

大雪進補得當

寒冬時節,是一年進補的最好時機,不僅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為能量,還能改善身體的畏寒現象,不過前提條件是要進補得當,進補得當需注意以下幾點:★不要吃得過飽或者吃得過少

飲食應當以七八分飽為宜,吃得過飽會傷脾胃,導致運化功能失常;吃得過少或長期攝入不足,又會導致氣血和能量供應不足,影響身體健康。

★少吃寒涼食物

長期飲食不節,吃過多生冷寒涼的食物,很容易損傷脾胃,影響消化,從而影響到氣血對身體的供應,導致我們的體質越來越差。

★多飲熱茶

茶是我們祖先流傳下來的精華,也是世界上公認的健康飲料。冬養腎,養腎茶不失為冬季最佳茶飲。

大雪

歲末將至

回首又是一年

最後一個月

做好養生基本功

為來年的健康蓄積新的力量

來源:青青樂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