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出現2種癥狀 是大腦發出的求救信號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突然一陣耳鳴,或是耳朵里傳來奇怪的嗡嗡聲?大多數人可能會覺得這只是耳朵出了點小問題,殊不知,這可能是大腦在向你發出求救信號。耳朵和大腦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一些看似普通的耳部癥狀,背後可能隱藏著大腦健康的重大隱患。
1.持續性耳鳴:大腦供血不足的警報
那種揮之不去的嗡嗡聲、嘶嘶聲或鈴聲,醫學上稱為耳鳴。當這種聲音持續存在超過三個月,就值得警惕了。耳鳴可能是大腦血管病變的早期信號,特別是當伴隨頭暈、頭痛時更應重視。大腦需要持續穩定的血液供應才能正常工作,當血管出現狹窄或堵塞,聽覺中樞就會最先發出警報。
2.突發性聽力下降:中風前兆不可忽視
一覺醒來發現一隻耳朵聽力明顯下降?這種情況在醫學上稱為突發性耳聾。研究顯示,約10%的突發性耳聾患者在發病後一年內會發生中風。這是因為內耳和大腦共享同一套血管系統,當腦血管出現問題時,內耳這個”哨兵”會最先感知並發出警告。特別是伴有眩暈、行走不穩時,更要及時就醫。
3.耳朵發紅髮熱:自主神經紊亂的信號
在沒有運動或高溫環境下,耳朵卻莫名其妙地發紅髮熱?這可能反映大腦自主神經調節功能出現了紊亂。自主神經負責調節血管收縮和擴張,當大腦控制中樞失調時,耳朵這個血管豐富的部位就會表現出異常。長期如此可能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4.耳垂出現褶皺:心腦血管疾病的標誌
仔細觀察你的耳垂,如果出現一條從耳屏到耳垂邊緣的對角線褶皺(醫學上稱為Frank征),這可能是大腦和心臟血管硬化的外在表現。這種褶皺的形成與微小血管病變有關,是全身血管健康狀況的一個窗口。雖然並非絕對,但出現這種特徵的人確實需要更加關注心腦血管健康。
保護大腦從呵護耳朵開始
耳朵不僅是聽覺器官,更是大腦健康的晴雨表。當你發現這些異常信號時:1、及時就醫檢查,特別是伴有頭暈、頭痛、視力變化等癥狀時
2、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水平
3、避免長時間暴露在噪音環境中,給聽覺系統充分休息
4、保持規律作息,確保大腦獲得充足的血氧供應
下次當你的耳朵發出”抗議”時,別急著把它當成小問題。花點時間傾聽身體的聲音,也許就能在關鍵時刻保護你的大腦健康。畢竟,預防勝於治療,而耳朵正是那個默默守護大腦健康的忠實哨兵。
溫馨提示:內容中醫療科普知識僅供參考,不構成用藥指南,不作診斷依據,無行醫資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適請及時到醫院就診。
來源:復禾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