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手術後 一個月人就走了?醫生說出原因為大家敲響警鐘
關於治癌,臨床上總有很多意外發生,比如,送進手術室時還是好好的,一上手術台就人沒了?再比如,病人才中期癌症,手術後卻只活了一個月。這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手術治療是目前治療癌症最有效,也是最常見的方法之一。多數情況下,除了血液系統的惡性腫瘤(淋巴瘤、白血病等)之外的實體腫瘤,都是可以通過手術切除來治療的,尤其是腫瘤的體積還比較小,沒有發生局部和遠處轉移的早中期癌症,效果更好。
因此,要是沒有什麼特別的情況,只要符合手術要求的,都可以第一選擇手術切除。
在癌症術後,如果醫生通知患者說,手術很成功,很多患者就會認為自己的癌症已經治癒,萬事大吉了。但事實上,醫生說的手術成功,指的是這次手術把肉眼所見的腫瘤完整切除沒有預留,但這並不是無後顧之憂,因為很可能體內還有殘餘癌細胞沒被發現。
所以,如果手術後沒有配合其它治療,比如放療或者化療、中醫治療等,這些癌細胞將會繼續發展,導致癌症複發。而手術的成功,只是幫助患者奠定了一個好的治癒的先期條件,以後還要有一系列的後續治療,才能確保癌症不轉移、不複發。
上述我們也說了,手術並不能完全清除癌細胞,癌症還是有可能複發轉移,而當癌症轉移到重要部位比如腦部時,癌細胞可直接破壞大腦的正常結構,致使大腦功能受損,導致腦水腫,顱內壓增加,壓迫呼吸心跳中樞,這樣會很快導致死亡;或者當癌細胞堵塞重要管道,比如胰腺癌、肝癌引起膽總管堵塞,也可以導致患者的肝功能以及消化功能出現異常,比較嚴重的也可直接致死。所以,為了儘可能避免癌症複發轉移,提高療效,延長生存期,術後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配合放化療、中醫治療等進行療效鞏固。
癌症手術後的護理也是很關鍵的一步,很多人就是因為護理不當,導致癌細胞的複發以及轉移,危及生命,所以癌症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視。癌症患者手術後護理建議:定期複查,密切觀察身體健康狀況以及恢復情況,如有異常,可及時處理;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注意休息的同時也要適當鍛煉,提升免疫力;盡量保持一個比較樂觀愉悅的心態,能夠使癌症康復更順利。
不管是腫瘤手術還是其他治療方式,併發症是不可避免的。有數據顯示,大約有80%以上的癌症病人死於併發症,而非腫瘤本身。所以,積極的治療併發症,對癌症患者來說非常關鍵。由於癌症患者術後可導致的併發症有很多,具體怎麼解決因人而異,得根據患者出現的情況進行針對性處理。
舉2個例子幫助大家更好理解:如果出現發熱的情況,需找出發熱的原因,若是炎症引起,就需要進行抗感染治;若是因為使用化療藥物引起,則需要諮詢醫生看是否更換藥物或減少藥物劑量。如果出現癌痛,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止痛藥,一般輕度疼痛選非阿片類鎮痛葯,中度疼痛選弱阿片類鎮痛葯,重度疼痛選強阿片類鎮痛葯。
綜上所述,雖然手術是治療癌症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並不是手術成功就等於癌症得到根治。提高術後生存率,需要配合後續其它治療進行鞏固,病人、家屬和醫生之間需要相互配合,才能盡量避免術前術後併發症的出現,加強護理監測,定期複查等都十分關鍵。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39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