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長壽」地區的老人,有6個共同點,符合越多,越容易長壽
試問:誰不想健康長壽,安享天倫之樂?
但是,長壽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不然自古以來,為何人們總是在「苦尋」長壽之道,「苦練」長生之術?
到底怎麼獲取長壽呢?現代醫學普遍認為:人的壽命15%取決於遺傳,10%取決於社會因素,8%取決於醫療條件,7%取決於氣候環境,而60%取決於自己。
那麼,世界各地長壽老人的生活方式,或許值得我們參考。中國、美國、日本科學家先後對世界長壽地區的老人進行調查和分析,發現了以下諸多共同「長壽之因」:(1)自然環境好
長壽地區的老人,幾乎都身處優越的自然環境,青山綠水,廣闊森林,發揮了獨特的空氣調節作用,優化了氣候環境和生態環境,全年空氣清新,環境宜人。
(2)飲食清淡
整體來說,長壽老人普遍飲食清淡,具有「五低」特點:即低熱量、低脂肪、低糖、低鹽、低動物蛋白。
他們中許多人只吃兩餐,
飯只吃七分飽
,絕不暴飲暴食,細嚼慢咽;而且不吃燙食,不吃熏烤食品,
多以素食為主
,間有少量葷食,大大降低了心臟病、中風的幾率。
(3)粗細搭配
長壽老人的飲食中還特別
重視粗細搭配
,既吃大米、白面等細糧,又吃玉米、薯類、大麥等粗糧;主食之外還搭配蔬菜、水果、乾果等,相當豐富和多元化,這有利於健康,增強免疫力,不致得病。
(4)堅持勞動
長壽老人一生都處在辛勤勞動中,堅持不間斷的勞動,
日常的農活、家務活,也不失為一種體能鍛煉。
這一點估計是現代人最難實行的好習慣,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大都追求盡興刺激,缺少勞動意識,快速的社會節奏,往往又讓人隨時精神緊繃緊,這非常不適合養生。
長期儲存壓力,會降低身體免疫力,疾病自然找上門,因此,遇到壓力要學會放鬆,如喝茶、散步等。
(5)樂於交際,心態輕鬆
看書、看報、看電視,這是很多長壽老人的共同愛好,常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可以促進心理正向發展,給人幸福感。
同時,樂於交際有助於緩解壓力,減少孤獨感,我們常看到老人們呆在一起喝茶、聊天、下棋,遛彎,可以讓人心情愉悅,降低患老年痴呆的風險。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養生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