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種葯不能隨便停!尤其是你以為病已經「好」的時候
平時生病的時候,有些人認為,一旦病情好轉就可以停葯。還有人擔心長期吃藥會傷肝腎,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當自我感覺癥狀快好時,就立馬停葯,然而病「好」了真的可以立即停葯嗎?
當然,有些葯在病好了以後可以停用,但有些藥物在疾病得到控制後,可能還需要再使用一段時間,一旦立即停用,可能導致疾病捲土重來,從而加重癥狀。
急性病用藥,可以速戰速決,病好後可以停葯。
對於一些急性、自愈性的疾病,當藥物達到治療功效後,就可以及時停葯。例如發燒時吃的退燒藥、胃腸道痙攣引起的腹痛時使用的解痙葯,以及一些容易使人成癮的鎮痛葯,在癥狀減輕或者消失後,即可以停止用藥。
此外,腹瀉使用的止瀉藥,便秘時使用的瀉藥,痛經時使用的止痛藥也要講究「速戰速決」,癥狀解除後應該立馬停葯。長期濫用一些藥物不僅會增加肝腎的負擔,還會對機體造成損害。
以下6種藥物,不能說停就停。
相比急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目前尚無根治的特效藥,多數需要長期吃藥控制,特別是一些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大多需要終生吃藥。
1.降壓藥
黃大夫曾經遇過一位50歲的高血壓患者伴有動脈粥樣硬化,醫生再三叮囑需要每天吃一粒降壓藥,但該名患者覺得每天吃藥太麻煩,覺得長期吃降壓藥可能損傷肝腎,回家後吃藥是吃吃停停。最終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離世。
還有的患者在血壓降到正常後就自行停葯,這也是非常錯誤的做法,停葯後,血壓會再次升高,血壓波動過大,對血管造成更為嚴重的損傷,還會損傷心腦腎等靶器官。
2.降糖葯
血糖的控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高血糖毒性會加重β細胞功能的損害。因此要積極控制血糖,保護胰島功能。如果血糖正常後就立即停用降糖葯,會使血糖濃度急劇升高,使病情惡化,曾經有一名患者在吃了幾個月二甲雙胍後,血糖降了下來,就擅自停了葯,再次複查血糖時,空腹血糖竟然高到了10.3 mmol/L,餐後血糖16.1mmol/L,糖化血紅蛋白8.5%。特別是一些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一旦突然停止服藥,還會導致酮症酸中毒。
3.抗抑鬱藥物
抑鬱症是一種有複發傾向的慢性病,如果治療不充分,還會導致多次複發,長期服用抗抑鬱藥物,突然停葯後會出現噁心、嘔吐、眩暈、頭痛、焦慮等癥狀。複發後不僅會增加治療的難度還會花費更多的費用。
4.抗乙肝藥物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所導致的以肝臟損害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疾病,此類疾病屬於全身性疾病,一般來說,慢性乙肝患者在正規醫院的專業醫生指導下,需要長期的藥物治療以提高生存質量。
如果在治療期間,患者突然自行停葯,可能會造成肝損傷,患者的轉氨酶升高,甚至是黃疸、肝臟衰竭等。
5.抗甲亢葯
在治療甲亢時,服用甲亢類藥物,若突然停葯,可導致甲狀腺危象,表現為高熱虛脫、心力衰竭、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等癥狀,嚴重者還會形成血栓。
6.抗生素
很多患者在細菌感染後使用抗生素治療,發燒、乏力等感染癥狀消失後,想立馬停葯,實際上這時的細菌尚未徹底清除,如果患者以為藥到病除而擅自停葯,會導致病情反覆惡化,還會引起細菌耐藥性的產生。
合理用藥需謹慎,合理停葯也十分重要,在停葯時需要諮詢專業醫生,在用藥問題上,只有醫生能夠為我們的疾病做決定,而不是擅自吃藥或者停葯,將之前的治療前功盡棄,甚至還會危及生命。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來源:黃志艷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