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工作者勤洗手 大幅減食物傳染病

2018年01月15日 20:32 簡體 正體   評論»

洗手(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洗手(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記者/主持人:李 智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微生物和人類永遠在跳你進我退的永恆之舞,因此我們可以預期新的病原體必然會出現,現有的病原體也會學到新招式,開拓它們在環境中的變化。幸而只要我們更加註意最初造成感染的因素,就能防範大部分感染的發生。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能把感染當成只是公共出了差錯而已。

每個人養成簡單的衛生習慣 就能減緩疫情

比如在環境感染和微生物的抗藥性這兩方面,我們可以醫療遊客帶回並散播NDM-1 腸道菌感染症這種號稱無葯可醫的超級細菌。我們不該再用抗生素喂中國的豬,以免產生MCR-1的遺傳基因,傳播到人類的病原體。我們也可以預防老祖母在醫院因為用了污染的內視鏡檢查而導致血液感染;而面對新興感染,我們對於自己的影響力也應更加謹慎。

就算我們不能預防,至少也可減緩大部分的疫情。養成簡單的衛生習慣,比如者經常洗手,就能讓每年四千八百萬個經傳染的疾病大幅減少。同樣的情況也適用在美國每年七十二萬二千個院內感染,所造成七萬五千人死亡的病例。這些疾病聽來或許不如新興傳染病的疫情那麼刺激,但衝擊卻更大。

伊波拉等嚴重疫情 應視為警訊

真正成為頭條新聞的疫情,比如伊波拉病毒、MERS和茲卡病毒所帶來的疾病,則不該只把它們看成天災,而應視為在礦坑裡只要聞到瓦斯,就會鳴叫警告的金絲雀,提醒我們注意脆弱的系統

美國很幸運有CDC這個公衛機構,全球則有世衛組織負責,不過儘管這兩個組織提供明確的指引和科學專業,公衛卻並非發生在亞特蘭大或日內瓦,而是在我們的社區。我們必須在社區里建立更好的公衛體系,並找出方法讓人們參與這樣的努力。

醫療、公衛專家投入還不夠 整個社會都應

我在CDC的時候,曾在官方部落格貼出避難防災知識的文章,不過我沒舉常見的颶風例子,而是舉預防殭屍末日為例。這則搞笑的貼文吸引了許多人閱覽,文中說明了個人準備並不只是急救包就夠了,而是要確定我們有豐富的資訊,注射了疫苗,學會了心肺復甦術,積极參与如紅十字會等單位的社區災難防治工作,同時要保持自己的健康。別的不說,至少在殭屍來襲時,我們可以跑得比他們快!

在危機來臨時,醫療工作人員和公衛領導人的參與投入是必要的,但光這樣還不夠。我們必須動員整個社區和整個政治體系來遏止疾病的蔓延,協助社區復原。大規模的疫情爆發和其他公衛急難都是政治事件,必須由第一天起就意識到這個危機並且加以管理。準備和預防的行動亦然。保護公民免於公衛急難應該和防止外侮入侵一樣,都是政府的核心功能。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