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害腎功能的不只有尿蛋白 5個「兇手」不能縱容任何一個
慢性腎小球腎炎在早期時,腎臟的主要威脅是尿蛋白升高,降低尿蛋白也是治療的主要目標。而在進入到腎功能不全之後,損害腎臟的因素就更多了,不只是尿蛋白,我們要防範更多的因素損害腎功能。
是哪些因素在推動腎衰竭進展?
1.高血壓
慢性腎臟病越到後期,高血壓發生率越高。進入到腎衰竭後,一半以上的腎病朋友都伴有高血壓。腎臟對血壓很敏感,如果血壓控制不住,血肌酐就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蹭蹭上躥。
腎性高血壓首選的降壓藥是普利/沙坦類,既有降壓作用,又有腎臟保護作用,可聯合利尿劑、地平類降壓藥共同降壓。
2.貧血
當腎臟病進入3期之後,腎臟分泌促紅素減少,血紅蛋白就會降低,出現腎性貧血。
腎性貧血的治療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治療措施是提高體內促紅素水平,比如皮下注射促紅素,或是口服羅沙司他;飲食中注意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比如紅肉,或是服用鐵劑來補鐵。
3.蛋白尿
在進入重度腎衰竭(腎小球濾過率<30ml/min)之前,控制原發病和蛋白尿仍然對腎功能的保護有較大價值。
腎衰竭期間仍可使用普利/沙坦類藥物以及中醫藥來降壓、降蛋白、改善腎臟內環境,要注意監測電解質,防止藥物導致的高鉀血症。
如果腎病有活動性進展,仍有必要使用免疫抑製劑控制病情進展。
4.酸中毒
腎功能下降後,腎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碳酸氫根丟失,血液內二氧化碳會降低,發生酸中毒。酸中毒可促使腎功能進一步下降,形成惡性循環。
酸中毒患者需要口服鹼劑,常用的鹼劑有枸櫞酸鈉、碳酸氫鈉。
5.感染
腎功能受損後,更容易發生急性進展,甚至急性腎衰竭。
感染是急性腎衰竭最常見的病因,包括感冒、腸胃炎、尿路感染、皮膚感染等等,可使腎病患者的血肌酐在一周內升高50%以上。
一旦出現感染,要儘快進行抗菌素治療,損失的腎功能可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復。
安卓翻牆-禁聞瀏覽器、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健康新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