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有苦味老翁捨不得丟硬吃完 釀絲瓜中毒住院 醫師給你解謎

2020年10月15日 12:19 簡體 正體   評論»

台中79歲吳伯伯在自家田裡采自用,日前收成後下廚烹調,不料絲瓜吃起來帶有苦味,捨不得浪費食物,忍著苦吃完整條絲瓜,沒想到竟連續三天腹瀉脫水,整個人幾乎瘦一圈!家人見狀趕忙將老翁送往急診,確診為「絲瓜葫蘆素」,透過止瀉藥物和點滴治療後癥狀終於改善,提醒:「絲瓜有苦味就要小心葫蘆素,並提高警覺!」

絲瓜示意圖。

絲瓜果實苦味從何而來?葫蘆素生成原因和這些因素有關…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曾晟恩表示,老農就醫時自述平時飲食十分單純,鮮少大魚大肉;且泰半都吃自己種的蔬菜水果,唯獨日前吃到一條「好苦的絲瓜」,才開始出現腹瀉的癥狀。因此,懷疑元兇可能是「苦味絲瓜」,才會刺激造成腹瀉問題,讓老翁「廁所跑不停」。

根據資料,絲瓜果實的苦味來自葫蘆素,一般種植情況下其含量微乎其微。但當絲瓜於栽種期間遭受日照不足、低溫、害蟲叮咬、不當使用肥料、農藥等問題時,絲瓜便會自行累積微量葫蘆素,以提高自身抗性。此外,專門做為砧木的絲瓜為稜角絲瓜和圓筒絲瓜之雜交後代,特性為生育旺盛且抗病性高,但果實帶有苦味,本身也不建議食用。

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曾晟恩向患者提醒不可吃有苦味的絲瓜,圖非當事人。

苦味絲瓜別亂吃!絲瓜葫蘆素中毒輕者不適,嚴重需服用止瀉藥物、使用點滴治療

曾晟恩醫師指出,葫蘆素對腸胃道有刺激性,一攝取過多,不僅會苦,還會引起腸胃痙攣、嘔吐、腹瀉、脫水、虛弱無力,甚至低血壓等病症。由於正常的絲瓜並沒有苦味,因此當吃到含有苦味的絲瓜,且合併出現消化道不適癥狀,就代表葫蘆素超量,輕者服用止瀉藥物後即可緩解,並不需住院;癥狀嚴重者,則必須住院透過止瀉藥物和點滴治療,以保持電解質平衡,通常幾天後癥狀即能改善,並返家休養。

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因此,雖然絲瓜熱量低、營養成分高,深獲國人喜愛,且是中常見的餐桌佳肴,舉凡:蛤蜊絲瓜、絲瓜粥或絲瓜麵線等料理皆有其存在。但曾晟恩醫師仍提醒,民眾若不慎吃到帶有苦味的絲瓜時,雖然不至於會致命,但務必立即停止食用,以免有「絲瓜葫蘆素中毒」的疑慮,引起惱人的腹瀉問題。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