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蛋的顏色有深有淺?科學家揭示背後答案
在日常生活中,雞蛋是我們飲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那麼,你有沒有仔細觀察過雞蛋殼呢?
細心的朋友們應該會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雞蛋殼的顏色往往不是一模一樣的:有些雞蛋殼的顏色很深,而有些雞蛋殼的顏色相當淺!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10月28日,國際頂級期刊《Nature》的子刊《Nature Ecology&Evolution》發表了一篇論文,研究發現,在地球上寒冷的北方地區,蛋的顏色會更深,甚至更偏棕色,因為深色可以幫助蛋吸收更多熱量,從而使得父母可以更長時間地離開巢穴去覓食。
該論文的題目為《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avian eggshell colours suggest a thermoregulatory benefit of darker pigmentation》,中文譯名為《鳥類蛋殼顏色的全球分布表明,較深的色素沉著對體溫有調節作用》,主要作者來自美國長島大學(Long Island University)。
顏色可以調節蛋殼溫度
從真菌到蜥蜴,顏色的深淺在對外胚層的溫度調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實際上,深色總是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陽輻射,所以在寒冷的地區中,深色更為常見。
蛋是一個十分有用的系統,它可以用來探索顏色在體溫調節和維持生命中的作用。其中,鳥類的蛋特別適合回答這些問題,因為鳥類胚胎的存活取決於一個狹窄的溫度區間,而蛋本身並不能調節自己的溫度。
作者發現,鳥蛋的顏色有許多種,例如白色、藍綠色和棕色等等。當蛋暴露在太陽輻射下時,蛋就會吸收太陽能,並有加熱或冷卻的風險。
此外,暴露在外的卵也可能會引起捕食者的注意。因此,較亮的卵比褐色或斑點卵會承受更大的風險。
當環境溫度接近雞蛋的溫度上限時,深色蛋殼的雞蛋會主動適應這種溫度並達到平衡狀態。相比之下,當環境溫度低於雞蛋的溫度極限時,深色蛋殼的雞蛋也能主動調節溫度。
作者認為,在全球範圍內,生活在較冷環境中的鳥類會有顏色較深、顏色較淺的蛋存在。
文章的通訊作者、丹尼爾·漢利(Daniel Hanley)表示:「我總是在思考著各種蛋,一方面,我把它們當作理解生態和進化過程的工具之一,另一方面,我的研究方向是自然顏色的功能和演化,所以我的主要研究對象就是鳥蛋。」
對634種鳥蛋的分析
與農貿市場中的白色雞蛋不同,大多數野生鳥類的蛋都是藍綠色或褐色的,這是因為鳥類能夠合成特殊的色素。於是,研究人員對現存鳥類的634種蛋殼的亮度和顏色進行了分析,如下圖所示,蛋殼亮度(Brightness)代表平均反射率,而顏色(Colour)代表藍綠色程度,圖中描繪的是中心值和比例值。
隨後,研究人員又對蛋殼顏色和亮度的全球變化進一步展開了研究。如下圖所示,地球上每個區域的蛋殼顏色和亮度都不同,其中,顏色的繪製範圍是從灰貓頭鷹蛋殼的藍綠色到游隼獵鷹蛋殼的棕色。
全球蛋殼顏色地圖
那麼,太陽強度與蛋殼亮度和顏色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下圖A描繪了太陽強度(Solar Intensity)與蛋殼亮度(Brightness)的關係,而圖B則顯示了太陽強度(Solar Intensity)與蛋殼顏色(Colour)之間的關係
在這兩個圖中,作者用太陽強度相對值的顏色來代表每個地區。其中,深藍色代表寒冷和相對潮濕的區域,紅色代表的是炎熱和潮濕的區域,淺藍色代表的是寒冷和乾燥的區域,黃色代表了炎熱和乾燥的區域。
研究發現
通過上述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在寒冷的北方地區和相對潮濕的地區(深藍色),鳥蛋的顏色會顯得更深、更偏棕色,這是因為這些深顏色會給幼鳥的父母帶來某些適應性好處,以便讓其能夠放心的出去為幼鳥覓食。
從理論上講,深色的蛋可以更多地吸收北極地區稀有的陽光,從而讓蛋自身保持溫暖
當研究人員將66個不同顏色的鴨蛋、鵪鶉蛋和雞蛋放在陽光下時,他們發現,如果蛋的顏色越深,吸熱就越多,散熱就越慢。
所以,當你下次手裡拿著一個深色蛋殼的雞蛋時,你可以推測出,它可能是在一個比較冷的地方誕生!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國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