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頻尿死亡率飆2倍!泌尿科名醫親授:每天4分鐘根治頻尿
「夜晚頻尿」死亡率是一般人的2倍
晚上睡覺卻因為想上廁所而醒來好幾次。雖然不會漏尿,但夜間頻尿也是一種相當擾人的癥狀。
事實上,我們的人體原本在半夜就比白天更不會製造尿液。人體可以自體產生一種抗利尿激素,能調整腎臟製造的尿液濃度。這種激素在半夜會分泌較多,使尿液變濃,但相對尿量減少,讓人體在睡眠中慢慢製造濃度較高的尿液,使得儲存在膀胱的尿液不會過多。
根據統計,超過50歲的人在半夜會因想要上廁所而起床1次(如果對本人來說會形成困擾了,即使只有1次也會被判定為夜間頻尿)。因為想上廁所而醒來好幾次,不但令人感到非常困擾,也很淺眠,疲勞會累積到隔天。
1次已經夠讓人討厭了,但為了上廁所半夜要起床3次的人也大有人在。睡眠期間竟然要醒來3次,感覺好像根本沒睡吧!根據調查資料顯示,為了上廁所,就佔了約30%,女性也有15%。為了夜間頻尿問題所困擾的人數,比一般想像的還要多。
因果關係雖然還未完全確認,但因為夜間頻尿而淺眠,很可能會引發睡眠負債(日常生活當中睡眠不足,就像是借貸一樣,不斷地累積,最後影響到身心健康)的現象。
在北歐有一項研究,連續4年針對一群老年人進行追蹤,其中有夜間頻尿問題的人,比沒有這項困擾的人死亡率高出2倍。在日本也進行過同樣的調查,東北大學由2003年起連續5年對一群老人進行追蹤調查。結果顯示,有夜間頻尿癥狀的人比沒有的人有更高的死亡率。
老年人在半夜起床上廁所好幾次,本來就會提高摔倒的風險。在黑暗中不開燈走路,對年輕人來說都是危險的,更何況是老年人。
即使是身體健康的人,只要淺眠也會容易發生腦中風或心肌梗塞,這些都是會讓壽命縮短的重大原因。
骨盆底肌操:邊踩踏青竹,邊忍耐尿意
接下來介紹一個比較不一樣的運動。這個運動需要利用日本健身器材中經常被使用到的「青竹」,經常鍛煉有效預防漏尿。有一種健身法,是在青竹上踩踏,利用自己的體重進行腳底按摩。而事實上這種動作,對於預防漏尿也有功效。
方法非常簡單。以有尿留存的狀態站在青竹上,然後踩踏,反覆刺激腳底、小腿及屁股的神經,可以讓位於骨盆內的臟器運作得更順暢。在青竹上踩踏,可以刺激腳底的穴道,改善膀胱的神經傳輸(由大腦發出的訊號),讓尿液留存在膀胱更長時間。
這個運動的要點是必須在忍尿的狀態下進行。一般在青竹上踩踏,只有單純的腳底按摩。但如果在膀胱內有一定程度的尿液留存的狀態下進行,則可以變成忍尿訓練。不需要忍耐到快要尿出來的程度,只要有「好像可以去上廁所」的感覺就可以。
一天2次,早晚每次各踩踏2分鐘。
腳不需要抬太高,腳尖稍微提起的程度即可。
早晚各踩踏青竹需一邊忍尿一邊進行。
一天2次.各2分鐘
來源:早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