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總是口乾舌燥?別以為是缺水,警惕是6種疾病「警報」
你會在半夜偶爾醒來,覺得「口乾舌燥」嗎?在秋冬季,許多人都會遇到口乾舌燥。原因有可能是睡覺的環境比較乾燥,也或是睡前吃了過鹹的食物,身體補充水分不足,可以出現睡覺半夜口乾舌燥的現象。一般換一個適宜的環境,睡前適量補充水分,就不會再出現睡到半夜口乾舌燥的現象。但如果沒有明顯的誘因,睡到半夜口乾舌燥,且反覆出現,就要警惕了,這很可能是疾病的信號,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檢查,明確病因,及時治療。
嘴巴發乾難以緩解請您當心是這5種疾病
1.甲狀腺疾病:如果患者夜裡經常口乾並且伴有脖子粗的癥狀,就要警惕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患者由於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導致基礎代謝率增加,每天所消耗的能量過多,水分丟失過多,半夜裡就容易出現口乾舌燥,需要起來喝水,否則會總感覺難受。另外,如果患有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也會有口乾的癥狀表現,多為高鈣血症導致口渴。當患者的血鈣水平偏高,會刺激中樞發出口渴的信號給到身體,進而出現口乾舌燥,此時可以通過進行血中的鈣、磷以及PTH即甲狀旁腺激素檢查,幫助診斷是否有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可能。
2.真菌感染:如果出現細菌感染也會誘發口乾舌燥,有些老年人戴假牙的時間過長,很容易出現真菌感染的現象,這種情況可以將假牙祛除之後進行檢查,可在醫生建議下進行一定的抗菌藥物治療,可治癒這種口乾舌燥的現象。
3.全身代謝性疾病:這類疾病,其中糖尿病就是比較常見的,由於這類患者本身代謝存在問題,所以也可能誘發口乾舌燥等不良癥狀,降低生活質量,如糖尿病,口乾口渴,多飲,多食,多尿,消瘦是糖尿病的典型癥狀表現。
4.鼾症:有些人會有夜間打呼的表現,屬於鼾症,如果伴隨著呼吸暫停,在臨床上則稱之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由於睡覺打呼嚕時會張嘴呼吸,氣流會通過口腔黏膜將口腔中的水分帶走,使唾液分泌減少,水分蒸發量增加,進而出現口乾舌燥的表現。此外,如果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統疾病也可能引起呼吸受阻、呼吸不暢,可能會導致患者張嘴呼吸,從而造成嘴干。
5.尿崩症:尿崩症患者體內的抗利尿激素嚴重缺乏,導致大量水分從腎臟漏出。尿崩症患者的尿量一般超過正常人的水平,它的臨床特點是多尿、煩渴、多飲,低比重尿。每天的尿量一般超過2500毫升,夜尿顯著的增多,有極少數患者每天的尿量可能會超過10升。因此尿崩症患者需要晚上反覆多次喝水、上廁所,且多次出現明顯的口乾舌燥的癥狀。
6.乾燥綜合征:這種癥狀不是單純的口腔疾病,而是一種自身免疫出現疾病的現象,大部分乾燥綜合征患者會出現口乾、眼乾的癥狀。出現這種癥狀要及時去相關科室進行檢查會診,這種疾病還沒有比較好的防範措施,患病較為嚴重的患者,會出現無法進食的情況,大多要用水送服情況比較棘手。
如何緩解口乾口渴?
1.增加飲水量
如由於晚間進食辛辣以及油膩、過鹹食物,致使機體水分不足出現口乾舌燥的癥狀,應及時補充水分緩解不適。
2.改善環境濕度
現在正處於寒冷的冬季,睡眠時關閉門窗並且使用暖氣或者空調等,致使室內空氣較為乾燥誘發口腔黏膜乾燥,也會導致上述異常。此時應及時使用加濕器,或者在屋內地板洒水增加空氣濕度,可以較快緩解不適。
3.使用藥物
按照中醫傳統理論,認為口乾舌燥多是陰虛肺燥引起,如果是陰虛肺燥傷及津液導致的口乾,除了口乾舌燥外,還會出現大便乾結,皮膚乾燥,口唇乾燥,眼睛乾澀,小便短,赤手足心發熱,心煩氣躁等表現,這時需辨證論治遵從醫囑口服用相應藥物來治療。此外,如果由於糖尿病導致的,還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降糖藥物來控糖。
治療口乾舌燥的小妙招
一旦發生心梗時間就是生命當然了積極預防心梗才是王道保持心情愉悅定期檢查身體!
01常飲酸梅汁
酸梅具有收斂津液的作用,每天根據自己的體質適量飲用,可以有效緩解口乾舌燥的癥狀。
02多飲水
多飲水,保持體內水分充足。如感到口乾,可以咀嚼一些口香糖、硬堅果等富含唾液的食品,或者吃一些獼猴桃、梨等水分較大的水果。
03補充維生素
適當補充維生素,比如維生素B2、維生素C,可以有效緩解口乾癥狀。
04選用食療
如用石膏粉30克,粳米、綠豆各適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後過濾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綠豆煮粥食之,適用於虛火上炎、唇乾口渴、舌干紅、頭暈頭痛、大便燥結等。
05改變不良生活方式
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忌煙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熬夜,多進行有氧運動。
來源:肖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