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吃鴿」險喪命 這種隱藏的「禽傳病」需警惕

2025年04月07日 16:52 簡體 正體   評論»

近日,一名65歲男性因持續高燒、咳嗽咯痰,被緊急送入中醫院大德路總院急診(EICU)救治。檢查發現,罪魁禍首是鸚鵡熱衣原體——一種由傳播的「隱形殺手」。

病人被確診為鸚鵡熱引發的大葉性肺炎,併合並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情況十分危急,經緊急會診,轉入大德路總院重症醫學科(ICU)接受進一步救治。

「患者入科時氧飽和度僅60%,左肺大片實變,而他本身還有肺癌和舌癌病史,低下,右下肺葉已被切除,『可用』的肺不多了,真的命懸一線。」重症醫學科主任郭力恆回憶道。

進一步追問病史,患者在生病前一個星期,曾在買了一隻肉鴿,自己宰殺並食用,考慮這是感染鸚鵡熱的可能原因。由於他的免疫力較低,感染後病情迅速加重,發展為重症肺炎。

面對如此棘手的情況,團隊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立即進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精準抗感染治療,同時結合救治。

經過7天的奮力搶救,患者體溫終於恢復正常,呼吸功能逐步改善。9天後,肺部病灶明顯吸收,成功拔除氣管插管。

肺部情況治療前後對比

為了幫助他更好地恢復,醫護團隊還特別安排了「八段錦康復計劃」——從卧式八段錦到坐式,再到站立式,循序漸進,助力他「重啟」肺功能。14天後,患者恢復良好,轉當地醫院普通病房繼續肺康復。

護士指導患者八段錦序貫養生操鍛煉

鸚鵡熱衣原體

被忽視的「禽傳人」殺手

鸚鵡熱,又稱鳥熱,是由鸚鵡熱衣原體引起的急性人獸共患病。簡單來說,這是一種「人和鳥都能得」的疾病。病原體廣泛存在於鳥類(包括鸚鵡、鴿子、雞鴨等家禽)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人類主要通過吸入被污染的塵埃或直接接觸病鳥感染。

尤其是家禽養殖者、寵物店員工、鳥類愛好者等「親鳥人士」,還有免疫力低下的,更容易中招。可怕的是,許多病鳥可能沒有明顯癥狀,所以「看起來很健康的鳥」也可能是潛在的傳染源。

感染後,並不會立刻發病,鸚鵡熱的潛伏期通常為6-17天。典型癥狀包括:全身癥狀:高熱(可達40℃)、寒戰、頭痛、;

呼吸道癥狀:乾咳、胸痛、;

嚴重併發症:肺炎、、腦炎、急性腎損傷等。

由於癥狀和流感、支原體肺炎相似,鸚鵡熱容易被誤診。如果你近期接觸過鳥類,又出現了上述癥狀,別拖,趕緊去醫院!

防治鸚鵡熱

科學防護是關鍵

面對這個「鳥傳人」的潛在威脅,我們該如何自保?關鍵在於科學防護,做到以下幾點:1、避免與野生鳥類「親密接觸」,尤其是來路不明或死亡的鳥類;

2、規範飼養寵物鳥,選擇正規渠道購買,定期清潔鳥籠;

3、清理鳥糞時請戴好口罩和手套,防止吸入污染塵埃;

4、如果出現疑似癥狀,務必告知醫生你的鳥類接觸史,以便儘早確診。

來源:廣東省中醫院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