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短視頻停不下來?真的是大腦退化了嗎?

2025年03月31日 20:27 簡體 正體   評論»

近年來,的迅猛發展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和娛樂的方式。然而,與這一數字化娛樂形式的普及並存的,是對現象的強烈關注。

2024年,「Brain Rot(大腦退化)」一詞被出版社評為年度辭彙,其定義為「人類精神或智力狀態可能的惡化,特別是由過度消費瑣碎或缺乏挑戰性的在線內容所引發的」。

儘管大腦退化聽起來略顯誇張,但它實質上揭示了現代數字文化對腦健康的潛在威脅。

短視頻的特性與普及

短視頻是指通過、視頻分享平台或移動應用發布的視頻內容,其時長通常只有幾秒或者幾分鐘。這類視頻以簡潔、生動和信息傳遞迅速的特點,吸引了大量的用戶。目前,短視頻種類繁多且平台推送演算法精準,具有極高的吸引力。

據《中國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第52次),截至2023年6月,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已達到10.26億,佔總網民數量的95.2%。

值得注意的是,近1/4的新網民通過短視頻接入互聯網,短視頻用戶的人均每日觀看時長超過2.5小時。

短視頻成癮的危害

短視頻成癮是指用戶對觀看短視頻產生不可控制的渴望,從而出現行為失控、注意力難以集中等問題,並在社交、學習和工作等方面遇到適應困難。這種成癮現象對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為執行功能減弱、情緒調節困難,以及對現實社交活動和認知任務的興趣下降。

從認知、情感和動機三個角度,我們可以探討短視頻成癮對腦健康的影響,以及背後涉及的複雜的神經機制和社會因素。

根據雙重加工理論,大腦的認知系統分為「自動加工」和「控制加工」兩部分。短視頻通過強化刺激視覺和聽覺通路,顯著激活默認模式網路,同時抑制前額葉和扣帶回等與認知控制相關的區域,這種模式會導致「控制加工」系統的功能減弱。而「自動加工」系統的活動增強,使得用戶難以集中注意力並抑制重複觀看的衝動。長期如此,這種低認知參與的高頻互動可能削弱大腦的執行功能,影響自控能力和決策能力。

對立過程理論進一步解釋了短視頻成癮是如何通過正負情緒的交替機制影響大腦健康的。在觀看短視頻時,大腦的獎勵系統,尤其是大腦腹側被蓋區被顯著激活,就會帶來愉悅感。然而,用戶一旦停止觀看,這種愉悅感會迅速轉變為負面情緒,如焦慮和壓力。為了重新獲得愉悅感,用戶往往會陷入重複觀看的循環行為中。這種反覆刺激可能導致大腦獎勵系統的過度激活,降低對其他活動的敏感性,進而增加對短視頻的依賴,並可能誘發情緒波動和焦慮障礙。

社會技術塑造理論指出,短視頻平台的推薦演算法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用戶行為及社會需求緊密交織在一起的。個性化推薦演算法通過分析用戶偏好,持續優化內容匹配,從而強化用戶的觀看動機。然而,這種高度精準的內容推送,可能引發用戶對短視頻的過度依賴,同時模糊平台責任與用戶自控能力之間的界限。長期沉浸在這種演算法驅動的內容中,用戶可能逐漸對現實生活的多樣性和社交互動失去興趣,進一步加劇認知和情感功能的退化。

如何應對?

大家可以通過設定觀看時間,來避免長時間沉迷於短視頻,優先選擇教育類、科普類或技能提升類等優質視頻內容,以減少低質量娛樂內容的影響。同時,培養線下興趣愛好,例如閱讀書籍、運動或參加社交活動,從而分散注意力,降低對短視頻的依賴程度。此外,用戶應關注自身的,定期評估短視頻觀看習慣。

在人們享受短視頻帶來便利和樂趣的同時,內容生產者、平台和用戶應共同努力,確保短視頻的使用方式更加健康與可持續。讓我們通過科學研究揭開短視頻成癮的奧秘,並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從而保護大腦健康,提升幸福感。

來源:健康報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