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吸煙的人 你的肺會慢慢被腫瘤填滿!3個預防方法 不能小看
2019年12月5日早晨,中國一個偉大的籃球明星吉喆因肺癌醫治無效去世,年僅33歲。
33歲的他,正是籃球運動員的黃金年齡,然而,卻被癌症奪去了性命。
有人說,可能是平時吸煙太多了。然而,據知情人士透露,吉喆不吸煙。
這個消息一出,讓很多人大驚失色,原來,不吸煙也會得肺癌呀?
吸煙會增加肺癌發病風險
都說吸煙會增加癌症的患病風險,但究竟是怎麼傷害肺,誘發肺癌的呢?
現在的流行病學和科學實驗已相繼證明,吸煙會誘發肺癌。有研究人員對包括英國、美國、加拿大三個國家的100萬人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吸煙者肺癌發病率是不吸煙者的10.8倍。
國外研究人員對香煙中的1500種不同的化學物質進行研究,發現其中不少物質即是「促癌劑」,又是致癌物啟動劑。比如焦油和甲醛可以滲透到細胞之中並損害脫氧核糖核酸(DNA),進而導致人體內的某些基因遭到破壞,從而影響細胞的正常生長和分裂,進而促發癌變。
另一方面,肺部長期受煙霧刺激,還可以促發炎症,而炎症也可能成為癌症的驅動力。
粗略估算,一個人每吸一次煙,肺細胞中就有30億個DNA鹼基對將全部暴露於有毒化學物質中。如果長期吸煙,引發基因突變的概率越來越大,患肺癌風險也就越高。
不吸煙就不會得肺癌嗎?
眾所周知,吸煙的人患肺癌比例比較高,這說明吸煙是肺癌的主要誘因。但要注意的是,吸煙並不是肺癌的唯一誘因。
有數據顯示,亞洲60%~80%的肺癌女性患者從不抽煙。
其實,不吸煙的人之所以會得肺癌,有三個值得注意的因素:第一,二手煙、三手煙
不吸煙,就不會受煙霧的侵害了?你想得太簡單了。
一些研究表明,不吸煙的肺癌患者,大約15%~35%歸因於二手煙,而且如果在25歲前暴露在二手煙的人群中,這一風險會增加。
也就是說,只要家裡有煙民,就會經常吸入二手煙甚至三手煙,即使你不吸煙,患肺癌的幾率也比普通人高。
第二,室內空氣污染物
2015年美國科學家發現室內油煙污染會導致肺癌風險增加49%。
目前在中國有明確研究發現,做飯和取暖(木塊和煤塊)產生的煙霧會導致肺癌發生率增加。所以,不吸煙的人,平時一定要注意空氣污染,多開窗透氣,保持空氣通暢也很重要。
第三,炒菜油煙
研究表明:在非吸煙女性肺癌危險因素中,超過60%的女性長期接觸廚房油煙,做飯時眼和咽喉經常被煙霧刺激;有32%的女性燒菜喜歡用高溫煎炸食物,同時廚房門窗緊閉,廚房小環境油煙污染嚴重。
所以,大家平時烹飪食物時一定要注意開油煙機,烹飪結束後也不要馬上關閉。
人體一天可以承受多少支香煙?
對於人體來說,肯定是抽得越少越好,最好是直接戒煙,而人體一天承受的香煙量大約為三根左右,所以對於長期吸煙的人群來說,每天吸煙量最好不要超過三根,避免影響身體的健康。
肺癌發病率年輕化,如何預防?
1.戒煙越早越好
很多人會認為,自己抽了一輩子煙,肺早就壞了,再戒也沒有意義了。實則不然。
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者對90萬人進行了研究,發現,40歲以前戒煙的人20年後,肺癌死亡率只有55歲後戒煙的人的一半。
該研究的負責人哈爾彭教授說:「人越年輕,身體修復力越強,戒煙越早,機體修復所需要的時間也越短,對人體的影響越小,所以戒煙愈早,獲益愈大。」
2.飲食,多攝入三類食物
美國醫學家曾列出三個與肺癌有關的飲食原因:缺少新鮮水果和蔬菜、低硒的飲食以及豆類的攝入不足。
新鮮蔬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其中維生素A能延緩細胞角化,防止細胞發育障礙、癌變;維生素C,則能阻斷體內、外致癌性亞硝基化合物的形成。因此美國專家建議,每天食用5份以上的新鮮水果和蔬菜。
世界衛生組織在上世紀80年代就宣布,硒與腫瘤細胞具有強親和力,可以阻斷腫瘤細胞的能量供應,使它因能量枯竭而凋亡。日常生活中,大蒜、海產品、穀物、蘑菇、芝麻等食物中含硒較多。
另外,大豆製品中也含有不少抗癌成分,適當補充,益處多多。
3.環境,少些空氣污染
目前來看,大腸污染越來越嚴峻,為了我們的健康,平時應該增強環保意識。這裡說的大氣污染,既說的是室外,也包括室內。
比如,在家燒菜時,避免油煎、炸、炒等烹飪方式。煙民也避免在密閉空間吸煙。平時在家多開窗,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
吸煙對人體的傷害不僅僅是增加肺癌的風險,還有可能增加其他疾病的風險,比如糖尿病、高血壓和其他慢性疾病等,因此及時戒煙才能讓自己的肺更健康
免費安卓翻牆APP、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腫瘤的真相與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