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的人和瘦的人 誰更容易「骨質疏鬆」?

2024年10月23日 9:55 簡體 正體   評論»

」,雖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還是有非常多盲區。

2018年全國的骨質疏鬆症調查研究顯示,中國40歲以上女性患病率為20.9%,男性患病率為4.4%。據此估算,目前骨質疏鬆症患病人數約為9000萬,其中女性約為7000萬

2024年世界骨質疏鬆日的中國主題為「管體重、強骨骼」,旨在倡議社會各界在疾病日之際共同傳播科學管理體重、強健骨骼的理念,以預防骨質疏鬆症和脆性的發生。

一、什麼是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組織微結構損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病。

骨質疏鬆症的早期通常沒有癥狀,常在骨折後發現。常見的癥狀包括:

01.疼痛:可表現為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夜間或負重活動時加重,可伴有肌肉痙攣、活動受限等。

02.脊柱變形:嚴重骨質疏鬆症患者,因椎體壓縮性骨折,可出現身高變矮或脊柱駝背畸形等,導致脊髓神經受壓,或影響心肺功能及腹部臟器功能異常,出現便秘、腹痛、腹脹、食慾減退等不適。

正常的腰椎 vs骨質疏鬆的腰椎

03.骨折: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後果。與一般的骨折不同,骨質疏鬆性骨折屬於脆性骨折,通常指在日常生活中或受到輕微外力時發生的骨折。嚴重的骨質疏鬆患者打個噴嚏也有可能導致骨折。此外,脆性骨折不僅難以恢復,再次發生骨折的概率也顯著增加。

二、低體重與骨質疏鬆症的

關聯

中國疾控中心出版的《中國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調查報告(2018)》顯示,與男性骨質疏鬆症相關的危險因素(除性激素)從高到低依次為:

低體重(風險增加482%)

從不鍛煉(風險增加58%)

現在或曾經吸煙(風險增加32%);

與女性骨質疏鬆症相關的危險因素(除性激素)從高到低依次為:

低體重(風險增加320%)

40歲後身高減少3cm以上(風險增加38%)

患有慢性腸道疾病(風險增加35%)。

總結一下就是低體重與骨質疏鬆症的關聯遙遙領先於其他危險因素。(體重與呈正相關,但若體內脂肪含量過高則會導致骨轉換失衡,使成骨細胞活性降低,破骨細胞活性增加,從而導致骨丟失加快,增加骨質疏鬆風險。控體重、強骨骼,行動起來!

)

三、低體重

為什麼跟骨質疏鬆症有關聯呢?

關聯機制:

01.營養不足對骨骼健康的影響(如鈣、)

通俗的講,低體重的人群,飲食攝入偏少的概率高。此外,中國居民的飲食結構中對於牛奶的攝入不足,進一步降低了鈣和D的攝入。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2018年中國成年居民日均奶類及其製品消費量為27.9g,不及膳食指南推薦攝入量下限(300g)的1/10.

02.激素水平變化(如)對骨密度的影響

對女性而言,雌激素是由卵巢和脂肪組織分泌的。過度減重會導致體脂率顯著下降,從而影響雌激素的正常分泌。此外,過低的體重和體脂可能導致月經不規律或停經,進而影響體內的雌激素水平。而雌激素對女性的骨骼健康至關重要,低水平的雌激素會導致骨密度下降,增加骨質疏鬆和骨折的風險。

四、如何預防?

01.合理膳食,保持健康的體重。

對於年輕人而言,身材管理是一大難題,但對於老年人來說,這個標準可以適當放寬,老年人可以適當「胖」一些。

這裡的「胖」並非真正的胖,而是強調老年人應該注重保持適當的體重和肌肉量。飲食中注意攝入適量,蛋白質攝入過多也影響鈣的吸收。

02.適量運動,增加抗阻力鍛煉。

從安全的角度來說,一般不推薦老年人進行高強度身體活動。但是,身體允許的情況下,老年人也應當增加抗阻力鍛煉,提高肌肉含量。

運動形式包括但不限於:登台階、啞鈴訓練、彈力帶訓練和游泳。老年人低體重不僅與骨質疏鬆症相關,肌肉含量降低也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風險。

03.增加牛奶和鈣劑等營養素的攝入

雖然已經有很多研究表明單純的喝牛奶或者補充鈣劑並不能預防骨質疏鬆症,因為在自然狀態下人體骨量在40歲後就開始呈下降趨勢。但是喝牛奶的意義在於亡羊補牢,已經丟失的「羊」(鈣量)不會因為圍欄修好了(補鈣)就能找回來了,但是如果不修圍欄(不補鈣),羊(鈣量)會丟失得更多。此外,多曬太陽也能增加人體維生素D的合成,維生素D可以促進人體對於鈣的吸收。

來源:江蘇疾控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