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醫生:胃不好,盡量少碰6種食物,胃部或許會慢慢變舒坦

2024年06月05日 17:55 簡體 正體   評論»

,不同於其他疾病,其病源並非源於營養的缺乏,而是脾胃功能的失衡。很多人總是忍不住想要品嘗各種美食,然而,嘴巴的慾望與脾胃的承受能力是兩回事。

若是盲目進補,脾胃就會像過度勞累的工人,不堪重負,最終可能導致功能衰弱、腸胃紊亂。尤其是對於那些胃酸過多或潰瘍導致的胃病,大量進補更是雪上加霜。

因為進補的食物往往含有較高的熱量和營養,這會刺激,產生更多的胃酸,使胃痛加劇。此外,進補還需要考慮個體的體質差異。

不同體質的人,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也不同。如果進補沒有根據自己的體質來,什麼有營養就吃什麼,可能會導致積食、上火等問題。

01

胃病有哪些表現?

餐後肚子疼

吃完飯後1—2小時內感到胃部隱隱作痛,並伴隨著脹氣的感覺,這往往意味著食物沒有得到良好的消化。

若疼痛難以忍受且持續不減,可能暗示著胃潰瘍的存在,甚至可能發展為胃癌。因此,及時就醫至關重要,以預防潛在的

飯後經常拉肚子

儘管可能並未進行劇烈運動或攝入涼性食物,卻頻繁出現胃部不適、反酸和陣痛等癥狀。有時即便上廁所也無法排便,這可能是過敏性的跡象。面對這種情況,切勿輕視,應儘快就醫,以免拖延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沒有食慾

突然發現自己對美食失去興趣,食量減少,體重逐漸下降時,這也可能是胃部健康的警示。尤其是當身體逐漸消瘦時,要高度警惕胃癌的可能性。因為腫瘤細胞可能搶奪了食物的營養,導致身體營養不良。

排出黑便

臨床數據顯示,五分之一的胃癌患者在早期會出現排黑便的癥狀。這可能是由於腸胃粘膜受損導致的出血,使糞便顏色呈現黑色。一旦發現這種癥狀,應立即就醫,以便早期發現並治療潛在的健康問題。

02

消化科:胃不好,盡量少碰6種食物,胃部或許會慢慢變舒坦

在繁忙的生活節奏中,我們往往忽視了飲食的重要性,而胃作為我們身體的重要消化器官,它的健康狀況直接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質量。因此,對於胃不好的人來說,選擇適合的食物至關重要。

1、燒烤食物

燒烤食物儘管美味誘人,但在烤制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質,如苯並芘等,這些物質不僅損害胃黏膜,還可能引發胃癌。

2、甜食

甜食雖然能帶來短暫的愉悅感,但長期大量攝入會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加重胃部負擔,甚至引發胃酸倒流等問題。

3、油炸食物

油炸食品同樣不利於胃的健康,高溫油炸會使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流失,同時產生有害物質,增加胃的消化負擔。

4、豆類食物

豆類食物富含優質,但對於胃不好的人來說,豆類中的低聚糖成分可能導致腹脹、消化不良等問題。

5、生冷食物

生冷食物如、冷飲等,會刺激胃黏膜,導致血管收縮,影響胃液的分泌,加重胃部不適。

6、過度辛辣食物

過度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會刺激胃黏膜,導致胃炎、胃潰瘍等疾病的發生。

因此,胃不好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盡量避免這些食物,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麵條、蒸菜等。

同時,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避免,讓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健康的胃,享受美好的生活。

03

胃病「三分治、七分養」,如何養好胃?

在治療胃病的道路上,藥物的作用固然重要,但養護胃部的日常習慣更是關鍵。那麼,如何才能真正養好胃呢?

首先,飲食是養胃的重中之重。我們應該遵循「三餐規律,營養均衡」的原則。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它能為我們的身體提供足夠的能量,開啟新的一天。

午餐應保證營養的全面性,以滿足身體的需求。而到了晚餐,則應以清淡為主,避免給胃帶來過大的負擔。此外,避免暴飲暴食,盡量細嚼慢咽,讓胃有足夠的時間去消化食物。

其次,情緒對胃的健康也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情緒低落時,食慾會減退,長期如此,容易導致胃病的發生。

因此,我們應該學會調節情緒,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可以通過運動、聽音樂、閱讀等方式來放鬆心情,緩解壓力。

再者,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養胃的關鍵。充足的睡眠能夠讓胃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利於胃黏膜的修復。適當的運動則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此外,戒煙限酒也是保護胃的重要措施。

來源:小朱說科普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