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更年期讓著她就行?整夜失眠、盜汗不止
在我們享受大好的青春年華時,我們的媽媽可能正在承受更年期帶來的種種身心不適。
順義婦兒醫院婦女保健科汪琳介紹了更年期的常見癥狀及應對措施。當媽媽進入更年期時,兒女不是讓著她就可以,而是應該主動去關心媽媽當下的身體和心理狀況,必要時帶媽媽去專業醫療機構就診,幫助她更順利、平穩地度過這一階段。
更年期通常會有哪些表現?
更年期一般發生在女性45—55歲之間,是卵巢功能逐漸衰退直至消失的過渡時期。這一階段,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急劇下降,就像一場悄無聲息的「風暴」,引發身體各個系統的連鎖反應。
更年期最直觀的表現是月經的變化,月經周期變得不再規律,可能提前或推遲,經量也時多時少,最終絕經。潮熱和出汗是更年期的典型癥狀,許多更年期女性會突然感到一股熱浪從胸部迅速蔓延至面部和全身,緊接著大汗淋漓,這種不適在夜間尤為明顯,常常影響睡眠質量。同時,情緒的波動如同坐過山車,媽媽們可能會變得煩躁易怒,為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也可能陷入焦慮和抑鬱的情緒中,對生活失去興趣。入睡困難、多夢、易醒等睡眠障礙問題又會進一步加重心理負擔。
除上述明顯的不適之外,更年期還會帶來許多長期的健康風險。雌激素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隨著更年期到來,雌激素水平降低,血壓可能會出現波動,心跳也會變得不規律,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骨質疏鬆是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骨密度逐漸下降,骨骼變得脆弱,骨折的風險顯著增加。
更年期帶來的這些變化,不僅僅是個人的困擾,還可能對社會產生廣泛影響。更年期的身體不適和情緒的波動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從而降低工作質量和效率。
如何應對更年期?
面對更年期的種種挑戰,媽媽們並不是只能靠自己扛過去。科學的方法可以幫助媽媽們平穩度過這一時期。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基礎。保持均衡的飲食,多攝入富含鈣、維生素D、蛋白質等營養素的食物,如牛奶、豆製品、魚類、新鮮蔬菜水果等,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適量的運動也必不可少,散步、瑜伽、太極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既能增強體質,又能緩解壓力。心理調節同樣重要。更年期女性宜正視更年期的變化,保持樂觀的心態,通過與家人、朋友交流、參加社交活動等方式,釋放壓力,緩解不良情緒。
如果癥狀較為嚴重,影響到了日常生活,不要諱疾忌醫,應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如激素替代療法等,但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並定期進行監測。
子女如何幫助媽媽平穩度過更年期?
子女應該用實際行動關愛處於更年期的媽媽。首先,子女可以幫助媽媽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媽媽均衡飲食,陪她一起進行適量的運動。多陪伴媽媽,傾聽她們的煩惱和訴求,給予情感上的支持。當媽媽情緒波動時,子女要保持耐心,理解她們的痛苦,不要輕易指責或抱怨。如果媽媽的更年期癥狀較為嚴重,影響到了日常生活,應及時帶她到專業醫療機構的更年期門診就診,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
來源:狐大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