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22歲小伙國外「斷骨增高」 失敗回國

2024年06月13日 11:53 簡體 正體   評論»

最近,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來了一位特殊的就診患者。該患者一直認為自己的身高不理想,於是瞞著父母去國外進行了斷骨增高手術,結果使雙腿遭受嚴重感染而無法走路,甚至要面臨終身殘疾的風險。

主治醫生王磊介紹,患者是一名年僅22歲的男性,過來就診時已經沒有辦法獨立行走,只能拄著拐杖。通過拍片檢查發現,患者的雙腿都做過斷骨增高手術,但骨折斷端並未完全癒合,手術部位的皮膚出現炎症反應。

患者表示,他在今年5月份去韓國做的斷骨增高手術,父母並不知情,但沒想到手術後至今都不能獨立行走。醫生建議他先口服具有促進骨折癒合的藥物,再根據癒合情況增加負重運動。觀察3個月,如果發現沒有骨癒合的跡象,可能就要進行自體骨來治療了。

斷骨增高手術聽起來就讓人感到疼痛無比,但仍然有人會冒著風險去做。那麼,斷骨增高手術的風險究竟有哪些呢?想增高還有沒有其他辦法呢?

一、危險的「斷骨增高」

斷骨增高術並不是新技術,在以前,它是針對肢體畸形患者的一種矯正手術,比如小兒麻痹後遺症、車禍或天生造成的雙腿長短不一。該技術在運用較早,主要給二戰中腿受傷的士兵進行治療。

骨科主治醫生王磊的介紹,「斷骨增高手術」的原理是:肢體組織在一定程度的力量刺激下,能夠再生。將大腿或小腿的骨頭用器械直接斷開,然後在腿外部安裝固定支架,就能起到牽伸作用,最後再以每天不超過一毫米的速度,將腿慢慢拉長到合適的長度。

二、操作不當,受難一生

實際上,斷骨增高手術對人體具有很多的危害和風險。

在進行斷骨增高手術時,用於外固定增高器的鋼針需要完全穿透患者的腿,這樣容易損傷腿部的血管和神經組織,繼而造成感染,嚴重的甚至會引發,最終導致殘疾。同時,斷骨增高術還會造成血管損傷,導致血液供應在腿部出現障礙,可能會下肢組織壞死。

「斷骨增高手術」的風險非常高,早在2006年,這個原就頒布了《關於對「肢體延長術」實施嚴格管理的通知》,該項通知規定:斷骨增高術的適應證為先天畸形、感染、腫瘤和外傷等原因所引起的肢體不一樣長或骨缺損,以及由於疾病引起的肢體畸形。

不具備上述適應證的,必須嚴格禁止實施斷骨增高術。

同時,《通知》還明確規定了斷骨增高術不屬於項目,因此,醫療美容機構不能開展該項技術。能夠開展斷骨增高技術的,需要具備條件的骨科專科醫院或三級綜合醫院,還要具有衛生行政部門批准的骨科診療項目。

三、想增高,不一定要動刀子

想要增高是很多人的夢想,但斷骨增高術的健康和法律風險非常高,並不值得我們去冒險。其實,想增高也不一定要動刀,科學增高方法既安全又有效。

人體長高有三大黃金期,第一個是基礎階段,也就是4-6歲,人體的骨骼處於儲備期,需要補充足夠的鈣元素;第二個是突增階段,也就是10-16歲發育期,這個時期的身高如「雨後春筍」般往上蹭;最後是衝刺階段,也就是17-25歲,這個時候軟骨還沒完全癒合,還存在長高的潛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部的教師張亞菲認為,運動對增高有非常大的幫助,在16、17歲前,最好多做一些跑、跳的運動,可以刺激骨骼生長,還可以做一些拉伸運動來增加骨骼間距。在17歲以後,人體的骨骼開始趨於完整和成熟,這時候可以多做一些負重練習,比如中大強度的負重練習,都是有利於我們增高的方法。

專家表示,除了運動增高,營養也一定要跟上。在還需要補充足夠的鈣、膠原蛋白、銅、蛋白多糖、鎂和鉀等骨營養素,可以讓骨骼富有彈性,增強骨硬度。

看到這想必大家都已經明白,想要增高最好講究科學方法,不要輕易嘗試有極大風險的斷骨增高術,否則可能後悔終生。

來源:39健康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