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多病的長壽 沒病的短壽?這些長壽規律背後都是有原因的
女性比男性長壽
據報道,在全球各地的百歲老人中,有一個共通之處就是:95%以上都是女性。為什麼女性長壽?如果說具體的原因,可以找很多,但根本的原因就是:女性比男性更關愛自己。
男性有了不適更傾向於拖,先自己觀察看看,從而延誤了治療時機。醫院就診病人中大約70%是女病人。有統計表明,男性去看醫生的頻率要比女性低28%。而且,女病人比男病人謹遵醫囑,生活中也關注健康養生。
小病小痛反而活得久
俗話說彎扁擔不斷,許多平時經常上醫院的,經常病怏怏的,反而壽命更長。為什麼只有生過大病的人才懂得健康的重要。
有慢性病的患者有非常強的自我保健意識。一有癥狀,就上醫院,稍感不適,就會注意休息,所以,雖然體弱,依然可以得享天年。
少食長壽,貪食折壽
古代醫書中,有關飲食養生的內容很多。而許多經驗,都講到兩個字:「節食」。節食,不是不吃東西,而是調控節制飲食的質量與數量。
古人說,夜飯減一口,活到九十九。若要安,常帶三分飢和寒。
臨床上發現,許多急性胰腺炎、膽石症急性發作、心肌梗塞、腦溢血,大多與暴飲暴食、飲食過量有關。那麼,怎樣才是不過量呢?
進食後:不脹,不悶,不氣短;
晚上:不幹,不苦,口不粘,不打呼嚕,不流涎;
白天:頭腦清醒,口氣清新,沒有疲憊感,工作效率高。
步行是最經濟、最有效的運動
步行是古老的,也是最經濟、最簡單、最安全、最有效的運動方式。研究表明,人群中運動組糖尿病的發病率比不運動組減少30%-50%。
上班族上下班改成走路或騎車上下班,這不僅可以健身,保持好身材,還能夠愉悅身心,提神醒腦,使人精神抖擻,神采奕奕。
每天快走兩次,每次2000米;中間可以間歇2次;速度以每分鐘100步左右為宜;時間在30~45分鐘。
走後不氣喘,不心慌,不頭暈,不大汗淋漓,要渾身舒坦,第二天不覺得累。這就是適度。
平常心才長壽,攀比心最折壽
養生先養心,這是中國傳統的養生理念。養心,就是調整心態,尤其是日常生活的心態,是一種世界觀、價值觀、榮辱觀、幸福觀。心態好,就長壽,心態不好,就生病。
保持積極的心態才能更健康的生活。
安卓翻牆-禁聞瀏覽器、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聖果兒談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