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怕餓 關節怕磨 4個部位一旦受損,往往不可逆!趁早保養少受罪

2023年06月27日 18:00 簡體 正體   評論»

機器用久了,零部件難免有所損壞,有的修一修還能繼續使用,但有的卻沒法再修,只能「報廢」。

人也是一樣,各組織器官日夜不停地維持著機體正常運轉,如果不好好,就可能早早地出現損傷。其中有的器官一旦損傷,往往不可逆,嚴重威脅健康。

1

大腦:慢性腦缺氧太常見

2個「補氧法」,管用還不花錢

大腦是人體的「司令官」,耗氧量巨大。如果大腦「沒吃飽」——氧氣供應不足,哪怕是短短的5秒鐘,也可以在顯微鏡下看到大腦細胞開始凋亡,如果長達5分鐘,就會引起嚴重的大腦損傷甚至腦死亡。

然而很多人可能長期處於慢性腦缺氧而不自知——如果你有頭暈、記憶力下降、注意力渙散、等癥狀,且找不到明確病因,就要提高警惕了!時間久了,可能造成大腦早衰、縮等一系列後果。

1 兩個常見行為,可能導致腦缺氧

①習慣緊閉門窗

夏季天熱,又多蚊蟲,很多人習慣緊密門窗,但這就可能導致室內氧氣濃度逐漸下降,導致腦缺氧。尤其在空間小、人多的室內更明顯。

②長時間高強度工作

在安靜狀態下,大腦消耗的氧氣相對較少,此時可能會有一些富餘的氧氣儲備在紅細胞中。而當我們持續高強度工作時,這些氧的儲備就被消耗掉了,所以會覺得累。

2 兩個不花錢的「補氧法」

針對上述2個易致腦缺氧的行為,專家曾經給出2個不花錢的「補氧法」,趕緊學起來吧!

①開窗通風

每隔一段時間,開窗通風20~30分鐘,保持空氣對流,可以很好地提升室內氧氣含量。

②拍拍臉

連續工作1小時左右,可以把手弓起來拍拍臉,也能增加大腦供氧。

這是因為大腦的供血血管是頸內動脈,面部的供血血管是頸外動脈,兩者都是從頸總動脈里分出來的。拍臉時,頸外動脈會擴張,帶動血流增快,頸內動脈的血流也相應地增快,從而大腦供氧就會有所增加。

2

腎:慢性腎病難發現

這些信號別錯過

是人體的「下水道」,其能夠對血液進行過濾和重吸收,形成尿並排出代謝廢物,調節體內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

但受到「三高」、不愛喝水、久坐不動、盲目用藥等因素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被慢性腎病纏身。數據顯示,我國成人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約為10.8%,也就是說,10個成人中,就至少有1個慢性腎病患者。

然而,腎臟具有十分強大的代償功能,只要有一半的腎臟能正常發揮功能,就可能無明顯癥狀。而等到身體不適時,可能已經發展到了腎病晚期。調查顯示,有20%~30%的患者首次就診時,腎功能損害就已經不可逆轉了。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及時發現腎病的蛛絲馬跡?又該如何守護腎臟健康呢?

1 三個癥狀,可能是腎病「警報」

①夜尿頻多

隨著年齡增長,腎小管的濃縮能力會逐步下降。50歲以後,尿最大濃縮能力每10年下降5%。由於濃縮主要在晚上,所以腎臟衰退後會出現夜尿增多的現象,晚上的尿量甚至可能超過白天。

②尿液變化

正常尿液呈清澈的淡黃色,無異味,即使有氣泡也會很快消失。如果尿液呈濃茶色、醬油色,或尿液泡沫增多且長時間不消失,可能說明腎臟存在健康問題。此外,如果出現血尿、小便疼等情況,也可能是腎臟受損的信號。

③水腫

腎臟功能衰退,尿液稀釋功能也會減退。大量飲水後,老年人在單位時間內排出的水量,僅為年輕人的1/3,所以腎臟衰退的人很容易出現水腫。這種水腫一般先出現在面部、眼瞼等處,時間沒有規律,可能會在早上更為明顯。

2 日常護好腎,2個習慣要堅持

①保持飲水充足

飲水不足,尿量減少,體內的代謝廢物就不能及時排出體外,久而久之就容易損傷腎功能,引發腎臟疾病。

因此,平時應養成少量多次喝水的好習慣,每天飲水量1500~1700ml左右,天熱出汗多時要適當增加,以便代謝廢物能通過尿液排出。但若已經有慢性腎病了,具體飲水量則需遵醫囑。

②有尿及時排,千萬不能憋

尿液長時間滯留會造成膀胱內壓力過大,滋生細菌,引起。而病原菌可能經由尿道上行至膀胱,甚至輸尿管、腎盂,誘發腎盂腎炎,若不及時治療,可遷延進展為慢性腎病。

所以,平時一定要養成不憋尿的好習慣。

來源:我是大醫生官微

3

:身體少了這2mm

幾乎形同癱瘓

的兩個骨面之間,有一層厚度約2mm的關節軟骨,它非常光滑,起到緩衝壓力、潤滑關節、協助行走的作用。如果沒有了關節軟骨,人就不能運動,形同「癱瘓」。

然而隨著年齡增長,關節軟骨會逐漸磨損,出現退行性病變。尤其伴隨久坐不動、不當運動、體重過大等危險因素時,更會加劇軟骨磨損。而一旦磨損過度,就無法恢復了。

據統計,50歲以上的人,約50%的人發生了關節軟骨的退行性病變,有35%的人出現了臨床癥狀。

1 自測關節軟骨磨損情況

你的關節軟骨還好嗎?不妨來做個自測:【方法】面對牆站立,腳尖抵住牆根,身體下蹲過膝蓋高度,保證膝關節不超過腳尖。(老年人或已知膝關節不好的人需小心嘗試。)

【結果】如果深蹲時膝蓋疼痛,可能預示膝軟骨已經磨損。

2 一補一動,護好膝關節

膝關節要「省著用」,像蹲起、爬樓梯、爬山等容易傷膝的運動要有所限制。另外,可以從以下2方面,輔助保護關節軟骨。

①一補:氨糖+軟骨素

氨糖是形成軟骨的重要營養素,它可以促進軟骨的生長,以及修復受損;軟骨素是人體結締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加強氨糖作用,利於關節健康。

兩者均較難通過食物進行補充,有需要者,可適當服用氨糖軟骨素補充劑。

②一動:鍛煉股四頭肌

人體內的股四頭肌可以說是「天然護膝」,發達的股四頭肌,能維持膝關節的穩定性和活動度,防止軟骨磨損,保護膝關節健康。

我們可以通過「坐位抬腿」來鍛煉股四頭肌——坐在椅子上,保持大腿不動,將腿伸直,小腿盡量綳直,堅持大約5秒鐘後慢慢放下,兩腿交替;一天3-4組,一組15-30次。

4

耳朵:1個壞習慣易致聽力損傷

一套護耳操快收好

生活中經常會聽到老人抱怨:「年紀大了,聽不見了。」其實除年齡外,一個常見習慣也可能成為聽力下降的「幫凶」,而且這種聽力下降很可能難以逆轉。

1 經常不當掏耳朵,易損傷聽力

很多人動不動就掏耳朵、清耳屎,看似講衛生,實則容易降低耳朵的抵抗力。因為保持一定量的耳垢能夠起到保護耳道、耳膜的作用。

若是掏耳朵太過用力,反而會對耳內的皮膚造成損傷,增加病毒、細菌感染的幾率。若感染累及內耳,可能損傷聽神經,不及時治療就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導致聽力下降。

2 簡單3個動作,固腎聰耳

中醫說「腎開竅於耳」,腎精固,自然也能聰耳。日常不妨試試下面這個護耳操,每天做一遍,有補腎填精、益髓聰耳的好處。

①提耳:伸出右手,繞過頭頂,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左耳上耳廓,慢慢地往上提,一共做20次。左右交替進行。

②撥耳:雙手掌心相對,放在耳後壓住耳廓,慢慢地往前移,划動到前臉部移開,重複20次。

③揪耳:用右手抓住左耳的耳垂,左手抓住右耳的耳垂,慢慢地向下揪,重複20次。

原文網址:https://www.aboluowang.com/health/35nk2vy.html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我是大醫生官微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