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命最好的方式 現在知道還不晚

2024年06月28日 20:41 簡體 正體   評論»

林語堂先生曾說:「一個心地乾淨、思路清晰、沒有多餘情緒和妄念的人,是會帶給人安全感的。因為他不傷人、也不自傷。不製造麻煩、也不麻煩別人。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種持戒。」

年齡越大,越喜歡和情緒穩定的人相處。因為他們任何時候,面對任何事情,都能顧及別人的感受,和顏悅色,維護別人的尊嚴,不擺臉色。

醫學博士約翰·辛德萊爾在《情緒革命》一書中指出:「生活中76%的常見病,都是由不良情緒所引起的,情緒生病比身體生病更可怕。」

人生在世,面對形形色色的壓力,難免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

可如果受制於負面情緒,最終買單的將會是我們自己。

學會,是每個的必修課,以下這幾個方法,跟大家分享。

-1-

惜命最好的方式,是情緒管理

所有的委屈、糾結、憤怒 ……終將化作一場免疫風暴。

在西醫經驗可知的範疇里,仍然有很多突發性疾病,沒有人知道具體誘發的原因。

現代人越來越容易患各種各樣的病,是因為不注重健康嗎?

不是,太多人不惜重金把精力花在養生上,但這種想法是單純地把身體看作一個機器,忘記了身、心甚至身、心、靈一體。

有一位突患肺癌晚期的女士,婚後她一直都跟公婆住在一起。

雖然丈夫一家對她還不錯,但她非常希望能夠有自己的空間,跟丈夫提過幾次想搬出公婆的家都遭拒絕。

後來她也慢慢不再提這件事了,直到去年她在毫無徵兆的情形下得了肺癌,檢查出來的時候都已經是晚期。

她家經濟條件特別好,除了接受西醫的治療外,家人還幫她找了一位著名的師。當心理治療師在一次催眠治療中問她,這輩子最大的心愿是什麼?

她只說了一件事:「我希望有一個自己的家,只跟丈夫、兒女在一起,不用很大,不用很久,幾個月就好。」

她平靜地說出自己的心愿,嘴角滑過一抹連她自己都沒有察覺的微笑。

人們只喜歡好的情緒,比如快樂,而把負面的情緒比如悲傷、恐懼壓抑下來。

我們不知道,委屈、憋屈、壓力、全都累積在身體里,終有一天,一場免疫風暴,就能帶走人的性命。

我們一直低估了身體的智慧,人體里有著一套精密的

我這裡說的免疫系統,不僅是西醫所說的狹義的免疫能力,還包含自我診斷、人體資源管理、自我修復及再生。

當我們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的時候,最先攻擊到的是身體的免疫系統,70%以上的人會以攻擊自己身體器官的方式來消化自己的情緒,這是導致出現病症的最大原因之一。

不同情緒會攻擊不同的器官,中國中醫的古老智慧就層提出:腎主恐懼、肝儲憤怒、肺藏哀傷……

此外,吃力、緊張多半引發腸胃疾病,常感到不如意、好強的人愛偏頭痛,優柔寡斷、缺乏自信通常是糖尿病人的情緒標籤。

再以女性為例:生氣不消易得乳腺增生,長期鬱積易患乳腺癌,忽視女性身份會影響卵巢健康、例假紊亂,夫妻感情不合者婦科疾病糾纏。

研究表明,導致免疫系統出現問題的情緒排名,前七名的依次是:生氣、悲傷、恐懼、憂鬱、敵意、猜疑,以及季節性失控(如夏季頻發爭執和摩擦;冬季抑鬱患者會比平時多。)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把猴子吊起來並不時給予電刺激,使猴子一直處於焦慮不安的情緒中,不久猴子便得了胃潰瘍。

採用纖維胃鏡、x光、腦電圖及生化對胃病的病理機制進行研究,發現胃病的發生與大腦皮層的過度興奮或抑制,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密切相關。

當感到皮膚過敏、喉嚨不適、胃痛胃潰瘍、失眠多夢、經常性頭痛等癥狀,我們常常會想:是不是身體出現什麼問題了?

其實很多時候,經常性的負面情緒才是幕後黑手。

-2-

愛護自己的身體

身體的不適和病症,是內心的呼喊和求救信號我們常說「氣死我了」、「壓力好大」、「心有不甘」,這正是情緒在作祟。

生氣讓人感覺失控,身體自動釋放出大量有害呼吸系統的因子;焦慮讓人的身體進入到空鐵壺干燒的狀態,一點點消磨掉人的心力;壓力讓人沮喪,像一隻看不見的手,捂住了人的鼻子,看得見五指透過灰色的天空,又摸不到。

身體是不會說謊的,它忠實地幫我們貯存所有的情緒,而生病其實是在提醒我們,要去真實地面對自己真正的需求,妥善地去處理,並相信身體的能力。

生病不能只治病,還得找到病症所在(情緒源頭)。

當我們腸胃不適,只是大把吞下胃藥,卻逃避壓力和緊張的根源;當我們皮膚上的各種紅疹,猶如一座座小火山的爆發,但卻沒有發出:我很生氣,請看看我的憤怒的心聲;很多疾病都是我們自己的情緒引起的,即使好了一點,我們的情緒再上來的時候,健康又沒了。

一位醫生說:現在來醫院就診的患者中,心身疾病超過1/3,軀體疾病少於1/3;而且軀體疾病又會導致心理問題。

所以他們不能再僅僅依靠單純模式來治療這些患者,而應當從生物-心理-社會三個層面去治療。

因此,懂得愛自己,不僅僅是住最好的房子,吃最精緻的佳肴,忠於內心,超越自我,而是你比誰都能更關心自己的情緒,比誰都更敏銳的察覺身體發出的信號。

什麼時候疲勞到了一個臨界點,你需要休息;什麼時候將並未病時,你需要管理自己的免疫系統;什麼時候需要大哭、嘶吼,什麼時候應該放手、寬恕,什麼時候值得大膽、自信……你要比誰都更清楚知道自己的情緒和身體正在哪個點上,然後去消化它。

世上沒有既安逸又精彩的人生,美好前程都是血汗打下來的,想要為自己的夢想負責,為一家老小負責,我們就必須管理好情緒,擁有一個強健的身體。

-3-

情緒管理的七個方法

· 發展興趣,轉移注意

「心流之父」米哈里說:「獲得高質量的休閑滿足其實很簡單,就是找到一項長期的業餘愛好。」

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時刻緊繃,一成不變的日子,愈加枯燥乏味。

發展興趣愛好,不僅能夠調節生活節奏,把你從緊張的氛圍中拯救出來,還能為生命注入新鮮活力,汲取情感和精神的雙重滋養。

閱讀一本好書,你將擁有智者的思維;練習體育運動,你會收穫強壯的體魄;學習手工烹飪,你能得到無窮的樂趣。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把生活經營得豐盈有趣。

積極的興趣愛好,是生命的加分項,不知不覺中提升你的魅力,為自己增值,成為幫你脫離困境的秘密武器。

生活不該只是苦於生計,還應該有激情和希望。

有了熱愛的事情,好比為生活添加了潤滑劑,進入持久的良性循環狀態。

· 保持獨處,平復情緒

人為什麼感到痛苦?

是因為被外界的嘈雜裹挾,內心得不到安寧。

叔本華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

人在身心放鬆的時候,最理智清醒,能夠對抗精神內耗,為我們卸下焦慮和煩惱。

獨處的過程,可以放大一個人的專註力和思考力,深入地審視自我,享受精神世界的自由。

同時,也意味著他將規劃好將來的生活,在孤獨中成就自我。

情緒低谷的時候,不妨試一下「五分鐘情緒管理法」:找一處沒人的地方,盡情釋放負面情緒,確認事情是否已成定勢,然後接受現實做出決定,讓自己逐漸冷靜下來。

哪怕只有5分鐘的情感斷層,也可以快速穩定情緒。

享受獨處的時光,與內心對話,撫慰不安的思緒。清風徐來,我自水波不興。

· 花錢購物,提升幸福

很多人以為,賺錢最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價值。

其實,金錢本身並不能產生快樂,「好好用錢」才是賺錢的價值所在。

花錢,不僅僅是一筆簡單的支出,更代表了我們對生活的熱愛。

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商學院聯合研究證明:花錢可以增加幸福感。

得到自己喜歡的物品後,大腦會分泌「多巴胺」,使人產生強烈的滿足感,驅走各種不開心。

花錢購物,或者讓你錦上添花,或者讓你健腦益智,或者讓你開拓視野。

總能提高人的配得感,而配得感越高,人就越自信,更增加了生活的底氣和抵抗挫折的決心。

錢,就像朋友般的存在,為你排憂解難,創造快樂,一定要把它用在刀刃上。

學會取悅自己,感受賺錢的真正意義,才配得上自己的努力。

· 尋找朋友,與人傾吐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和的人在一起,焦慮的心態也會趨向樂觀平和;

向朋友傾訴煩惱之後,壓抑的心情就會感到格外放鬆。

遇到煩心事千萬不要自己扛,跟積極的人相處,會增加正面情緒。

作家在20多歲時,因腰腿病導致雙腿殘疾,整日鬱鬱寡歡。

直到有一天,朋友柳青誠懇地建議他寫點東西,他這才開始動筆,慢慢走出了陰霾。

史鐵生也會向柳青吐露心事,柳青總是給他正向反饋,讓他的生活一次次重燃希望。

人和人之間的情緒,是可以相互傳染的。

你身邊的人,總是在潛移默化影響著你的磁場。

正能量的人就像太陽,給你帶來光和熱,把你心底的黑暗照亮。

多和積極的人接觸,可以增進相互的感情,緩解不良情緒,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

· 走出家門,晒晒太陽

醫學雜誌《柳葉刀》的一項研究顯示:光照能夠增加大腦內的周轉率,而血清素會給人帶來快樂。

白天每增加一個小時的戶外活動,就會降低重度的風險。

安徒生說:「僅僅活著是不夠的,還需要有陽光、自由和一點花的芬芳。」

如果你感到乏力或著疲憊,不妨暫時甩開那些包袱,到戶外散散步。

找一處靜謐的地方,閉上眼睛,曬著太陽徹底放空,彷彿全世界都安靜了。

或者聽聽音樂,做十分鐘冥想,比睡一小時還要解壓。

陽光照在身上暖在心裡,瞬間融化掉所有的煩惱和憂傷,之後又是滿血復活。

遇到磨難時,依舊心向陽光,便是人生最大的修行。

給自己一些調整和放鬆的時間,讓心裡堆積的雜質隨風而去,一切重歸純凈美好。

· 堅持跑步,療愈自己

看過一個提問:「經常跑步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高贊回答是:「反應更快了,基本不感冒了,越來越了解自己的身體,對生活也有了明顯的掌控感。」

跑完步之後精力充沛,效率特別高,思維更敏捷,抗壓力也隨之大大提升。

物理學教授曹林,在接近40歲時,被查出高血壓和抑鬱症等多種綜合病症。

他曾一度對包括生命在內的全部事情,都失去了興趣。

神奇的是,在堅持跑步之後,他的血糖血壓都得到了控制,抑鬱症也慢慢消失了。

人在跑步時,身體會分泌內啡肽,被稱為快感荷爾蒙,能夠止痛抗抑鬱。

跑步,不僅讓人擁有健壯的身體,還能為精神療愈。

當你酣暢淋漓時,所有壞情緒都已隨汗水蒸發,人越來越從容坦蕩,對人生的掌控感也會越來越強。

· 好好睡覺,修復能量

有的人白天馬不停蹄,壓力無法排解,想通過晚上熬夜找回自由;

有的人睡眠質量不好,還經常失眠,即便睡了一夜,仍然很疲憊。

身體這台機器在經過一整天的運轉後,需要及時補充能量。

如果得不到充分休息,脾氣會更暴躁,而且容易消極被動。

好好睡覺,就是在為身體充電蓄能。

《睡眠革命》的作者尼克認為:「睡覺應該是一種能力。一個真正厲害的人,會主動控制生活節奏,提高自己的睡商,永遠以積極的狀態應對工作和生活。」

舒服的睡眠,是治癒一切的良藥,也是性價比最高的養生方式。

會給自己最溫柔的呵護,對身體進行全面深層的修復,把頭腦中一切渾濁洗滌乾淨。

如果不知道做什麼,那就睡一覺吧。

睡前清空一切雜念,遠離電子產品,製造舒適的環境。

一覺醒來,生活又是晴空萬里。

來源:搜狐頭條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