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家中老人一旦邁入80歲高齡,以下這6條建議一定要牢記
邁入80歲,老人的身體狀況已經大不如前。關節漸漸僵硬,記憶力下降,甚至連簡單的日常活動都需要更多的幫助。
那麼,80歲以上的老人,如何才能更好地生活呢?侯老師給大家幾個建議!
|1.補充蛋白質,不能光靠肉
增加蛋白質能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肉類就成為了首選。但實際上,80歲以上的老人,身體已經不再能像年輕人一樣有效吸收肉類中的蛋白質。尤其是對於腸胃消化功能減弱的老人來說,過多的肉類反而會增加消化負擔,導致消化不良、便秘等問題。
那麼,如何補充蛋白質呢?除了肉類,老人更應該注重一些植物性蛋白和易吸收的食物,比如豆腐、雞蛋、牛奶、酸奶、魚類等。這些食物不僅能提供豐富的蛋白質,還比較容易被身體吸收和消化。
|2.補充維生素D,不能只靠陽光
缺乏維生素D,不僅會影響鈣的吸收,還容易導致骨質疏鬆,增加骨折的風險。但是老人合成維生素D的能力已經下降,而且長時間不出門,導致陽光照射不足,很容易出現維生素D缺乏的情況。
那該怎麼辦呢?可以考慮每天補充一些維生素D的食物或保健品,比如魚肝油、蛋黃、奶製品等。
|3.別讓「靜養」變成「不動」
很多老人覺得,年紀大了就應該多休息,少動動。確實,80歲以上的老人不適合劇烈運動,但完全不運動也是不行的。長期不活動會導致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甚至增加跌倒的風險。
其實,老人可以適當做一些低強度的運動,做一些簡單的伸展運動,活動活動關節,保持身體的靈活性。
|4.吃飯沒味別再加鹽加糖
中老年人的味覺變得遲鈍,往往會放更多鹽或糖,這無形中增加了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因此,老人家在飲食中應該盡量減少鹽和糖的攝入。做飯時可以用天然的香料代替鹽,比如姜、蒜、香菜等;同時,也可以用一些天然的甜味劑(如蜂蜜)來替代糖,以此減輕對心血管的壓力。
|5.別忽視「心理健康」
80歲以上的老人,身體上的問題往往容易被關注,但心理上的問題卻常常被忽視。很多老人因為身體機能下降、社交圈子縮小,容易產生孤獨感、焦慮感,甚至抑鬱。這些負面情緒不僅會影響生活質量,還可能加重身體疾病。
所以,家人要多關注老人的心理健康,多陪他們聊聊天,聽聽他們的想法和感受。
|6.別讓「小病」拖成「大病」
很多老人覺得,年紀大了有點小毛病很正常,忍一忍就過去了。其實,80歲以上的老人,身體的抵抗力已經不如從前,小毛病如果不及時處理,很容易拖成大病。比如,感冒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發肺炎;皮膚上的小傷口不注意護理,可能會感染。
所以,老人一旦感覺身體不適,一定要及時就醫,不要拖延。平時也要定期做體檢,尤其是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的監測,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更好地保持健康。
來源:360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