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它是人體的「化工廠」,體內的毒素和垃圾要通過肝臟來分解和代謝,同時,肝臟還能起到凈化血液,幫助消化等一系列的作用,可見,肝臟健康是多麼的重要。 眾所周知,喝酒傷肝,愛喝酒的人肝臟健康通常會比較差,而除了喝酒,一些生活中 […]
天氣寒冷是喝粥的好時候,王孟英曾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道:「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 不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開始質疑粥的營養價值,認為其營養單一。 其實,這並不是粥的「錯」,而是我們忽略了「粥料也是需要搭配的」! 好粥,需 […]
在一個陽光下斑駁的小區花園裡,一位老人的言談舉止引起了眾人的關注。老人微笑著坐下,緩緩道來他的故事。原來,他今年已經95歲高齡,卻依然能夠自理生活,每天還堅持晨練。老人笑而不答,反問道:”你們覺得,一個人的壽命長短,能從哪裡看出 […]
運動和健康是正相關的關係,是改善和維持我們身體健康最重要的行為之一。 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運動具有諸多益處,有助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改善多種癌症治療,以及對廣泛的認知功能具有有益影響等。 然而,日常生活中的體力活動,如散步、做家 […]
(癌症已連續42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首位,胸腔暨重症醫生黃軒示警,癌症不是一天形成的,在被診斷出癌症前,腫瘤早已存在於體內一段時間了。他列出初期癌症可能出現的「10大警訊」,包括持續性發熱、排便異常、吞咽困難,以及咳嗽超過2周等等,尤其當罹患 […]
一個人早上起床之後的狀態直接反映一個人的休息狀態,而晨起時的不良癥狀都可能代表身體存在一些其他問題,下面我們就說說早晨起床哪些癥狀是疾病的信號呢? 早晨起床,這些癥狀暗示疾病 1、早醒 如果每天早上四五點就醒來了,而且感覺疲倦乏力,翻來覆去 […]
過去一直流傳著「過午不食,百病不生」的說法。「過午不食」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沒有科學道理? 近日,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過午不食」,可能解釋為「過了下午5點後不再吃東西」更合適,不但可以管理體重,還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抗衰又抗炎。 過了這個時間 […]
作者: 樓中亮 醫師 【早安健康/樓中亮醫師(「樓中亮中醫體系」院長)】 日常飲食及生活作息的不正常容易導致體內囤積毒素,經常敲打環跳穴,不僅可有效排毒,還可促進循環,改善頭痛、改善睡眠、強化肝膽。 今天教大家敲打足少陽膽經,敲打的穴位依序 […]
作者: 黃軒醫師 哪種蛋白質,可以長壽? 2024年1月,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針對48762名健康受試者的研究。 這些年齡介於38至59歲的參與者,被收集了總蛋白質、動物性蛋白質、植物性蛋白質和乳製品蛋白質 […]
山藥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商時代,最早見於《山海經·北山經》,古稱「薯蕷」。在《詩經》中,也有對山藥的隱約描繪。據史書記載,早在商代,山藥便已成為宮廷貢品,供貴族們享用。漢代時,山藥的種植和食用更為普遍,其藥用價值也逐漸被人們 […]
腰圍太大,肚腩贅肉多是很多人的煩惱。怎麼才能恢復平坦小腹呢?其實,減肚子最快的方法,不是做腹肌訓練,只需要做到這些: 1、飯吃八分飽 吃飯的時候,不要吃撐,控制每餐的食量,吃到八分飽的程度,可以慢慢縮小胃容量,同時幹嘛過多的食物在體內堆積轉 […]
很多人問我,醫生,年齡大了,是不是不用再運動了? 當然不是,生命在於運動,人無論什麼年齡,都要堅持運動,一定要牢記,生命不息,運動不息。 問題是,年齡大了運動會帶來哪些好處,又會帶來哪些風險呢? 首先來說說運動的好處,運動有利於提高免疫力, […]
非裔女性森後絲(Herlda Senhouse)本周以113歲高齡辭世,她曾是美國第二高齡者。 她認為,除了基因外,生活方式因素也可能對長壽有所助益。她的長壽秘訣包括:不生小孩、健康飲食,並融入社群。 《商業內幕》報道,森後絲於1911年出 […]
生氣、失眠、便秘可能會誘發心梗? 突發心梗怎樣做能保命? 11月20日是「中國心梗救治日」 一同了解↓↓ 天氣寒冷更容易誘發心梗? 出現這些癥狀,是心臟在求救! 進入冬季,天氣寒冷,血管容易收縮痙攣,導致血壓升高,增加心梗發作概率。有冠心病 […]
作者: 鄧雯心醫師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35歲以上女性面臨減重挑戰,特別是纖細的「小基數」女性,雖然BMI正常,外表看似健康,但實則存在胰島素阻抗以及荷爾蒙功能異常的隱形健康風險!特別是長期忽略胰島素阻抗,會使胰臟更加疲乏,累積5至10年,就 […]
作者: 健康小小講堂 聲明:本文均是結合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節存在「藝術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 有時候,一杯普通的白開水,竟能顯露出不那麼普通的秘密。 […]
近日,中共國武漢一位年輕女性因從事編輯工作,長時間面對電腦螢幕,眼睛酸澀難當,於是拿出眼藥水滴了幾滴,沒想到第2天起眼睛就開始紅腫流淚,之後視力嚴重下降,視物模糊不清,就醫後才發現,雖然眼藥水外包裝上的保存期限還有1年,不過開封后疑似保存不 […]
作者: 新聞中心蔡經謙 血糖太高,容易有肥胖、罹患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風險,除了藥物之外,透過飲食降血糖成了現在很熱門的健康話題之一。然而,減重醫師魏士航在節目《奕起聊健康》中指出,有些常見的控血糖手段例如吃抗性澱粉、低GI飲食、及168斷食 […]
作者: 楊智雯醫師 「有一種餓叫做阿嬤覺得你餓」,但是你知道嗎?還有很多的飢餓感,來自我們大腦創造的騙局。 整天肚子餓可能是大腦創造的騙局!醫師解析「假性飢餓」關鍵 阿雯醫師今日想問問大家,可以回顧一下,自己是不是曾經出現明明才剛吃飽,但又 […]
通過對肩膀進行觀察,就能發現一些危險的信號,比如這4個特徵,就最為明顯,大家不妨了解一下。 1.肩膀疼痛 說到肩膀疼痛,大家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肩周炎,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出現肩膀疼痛的誘因,都是關節性疾病,比如肩關節受到了長期勞損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