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衡測試中,參與者分不同情況站在測力板上:睜開眼睛雙腳站立、閉上眼睛雙腳站立,睜開眼睛非慣用腿站立以及睜開眼睛慣用腿站立。在單腿測試中,參與者可以抱住未著地腿的任何地方。每次測試時長為30秒。 單腿站立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健康狀況。據美國《科 […]
酸櫻桃被譽為水果界的紅寶石,營養價值非常高。對此,家醫科醫生李思賢表示,酸櫻桃和甜櫻桃其實是不同的水果,前者所含褪黑激素是後者的61倍,也擁有較多抗氧化物質及維生素A,能提升睡眠質量、減少運動後的肌肉損傷,甚至對於降低尿酸水平有幫助,進而減 […]
作者: 陳立哲醫師 人到了中年,不只責任加重,就連體重計上的數字也增加了。很多人會發現,年輕的時候怎麼吃都不會胖,現在只要多吃一塊炸雞,肉可能就會轉移到自己的肚子上。 翻看以前的相簿,還會感嘆一句:「肥胖真的是一把殺豬刀!」 步入中年之後, […]
作者: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 【早安健康/亞洲大學附屬醫院】 半夜腳抽筋「痛到爬著上廁所」醫:小心靜脈曲張找上門 最近天氣反覆不定,時而悶熱,時而春寒,台中31歲林小姐因此常忘記蓋被子睡覺,有天凌晨四點多想起床上廁所,不料小腿肚瞬間糾結成塊,難 […]
「媽,您給孩子做飯的時候少放點調料,我吃著都咸。」 「你就是我這麼養大的,這不活的挺好的?再說那菜沒味兒孩子不吃。」 張阿姨因為飲食問題跟女兒起了爭執,過了一會兒,女兒拿出新聞截圖給張大媽看,一邊看還一邊解釋說,人家都說做飯得少放調料,不然 […]
肝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它是人體的「化工廠」,體內的毒素和垃圾要通過肝臟來分解和代謝,同時,肝臟還能起到凈化血液,幫助消化等一系列的作用,可見,肝臟健康是多麼的重要。 眾所周知,喝酒傷肝,愛喝酒的人肝臟健康通常會比較差,而除了喝酒,一些生活中 […]
天氣寒冷是喝粥的好時候,王孟英曾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道:「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 不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開始質疑粥的營養價值,認為其營養單一。 其實,這並不是粥的「錯」,而是我們忽略了「粥料也是需要搭配的」! 好粥,需 […]
在一個陽光下斑駁的小區花園裡,一位老人的言談舉止引起了眾人的關注。老人微笑著坐下,緩緩道來他的故事。原來,他今年已經95歲高齡,卻依然能夠自理生活,每天還堅持晨練。老人笑而不答,反問道:”你們覺得,一個人的壽命長短,能從哪裡看出 […]
運動和健康是正相關的關係,是改善和維持我們身體健康最重要的行為之一。 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運動具有諸多益處,有助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改善多種癌症治療,以及對廣泛的認知功能具有有益影響等。 然而,日常生活中的體力活動,如散步、做家 […]
(癌症已連續42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首位,胸腔暨重症醫生黃軒示警,癌症不是一天形成的,在被診斷出癌症前,腫瘤早已存在於體內一段時間了。他列出初期癌症可能出現的「10大警訊」,包括持續性發熱、排便異常、吞咽困難,以及咳嗽超過2周等等,尤其當罹患 […]
一個人早上起床之後的狀態直接反映一個人的休息狀態,而晨起時的不良癥狀都可能代表身體存在一些其他問題,下面我們就說說早晨起床哪些癥狀是疾病的信號呢? 早晨起床,這些癥狀暗示疾病 1、早醒 如果每天早上四五點就醒來了,而且感覺疲倦乏力,翻來覆去 […]
過去一直流傳著「過午不食,百病不生」的說法。「過午不食」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沒有科學道理? 近日,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過午不食」,可能解釋為「過了下午5點後不再吃東西」更合適,不但可以管理體重,還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抗衰又抗炎。 過了這個時間 […]
作者: 樓中亮 醫師 【早安健康/樓中亮醫師(「樓中亮中醫體系」院長)】 日常飲食及生活作息的不正常容易導致體內囤積毒素,經常敲打環跳穴,不僅可有效排毒,還可促進循環,改善頭痛、改善睡眠、強化肝膽。 今天教大家敲打足少陽膽經,敲打的穴位依序 […]
作者: 黃軒醫師 哪種蛋白質,可以長壽? 2024年1月,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針對48762名健康受試者的研究。 這些年齡介於38至59歲的參與者,被收集了總蛋白質、動物性蛋白質、植物性蛋白質和乳製品蛋白質 […]
山藥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商時代,最早見於《山海經·北山經》,古稱「薯蕷」。在《詩經》中,也有對山藥的隱約描繪。據史書記載,早在商代,山藥便已成為宮廷貢品,供貴族們享用。漢代時,山藥的種植和食用更為普遍,其藥用價值也逐漸被人們 […]
腰圍太大,肚腩贅肉多是很多人的煩惱。怎麼才能恢復平坦小腹呢?其實,減肚子最快的方法,不是做腹肌訓練,只需要做到這些: 1、飯吃八分飽 吃飯的時候,不要吃撐,控制每餐的食量,吃到八分飽的程度,可以慢慢縮小胃容量,同時幹嘛過多的食物在體內堆積轉 […]
很多人問我,醫生,年齡大了,是不是不用再運動了? 當然不是,生命在於運動,人無論什麼年齡,都要堅持運動,一定要牢記,生命不息,運動不息。 問題是,年齡大了運動會帶來哪些好處,又會帶來哪些風險呢? 首先來說說運動的好處,運動有利於提高免疫力, […]
非裔女性森後絲(Herlda Senhouse)本周以113歲高齡辭世,她曾是美國第二高齡者。 她認為,除了基因外,生活方式因素也可能對長壽有所助益。她的長壽秘訣包括:不生小孩、健康飲食,並融入社群。 《商業內幕》報道,森後絲於1911年出 […]
生氣、失眠、便秘可能會誘發心梗? 突發心梗怎樣做能保命? 11月20日是「中國心梗救治日」 一同了解↓↓ 天氣寒冷更容易誘發心梗? 出現這些癥狀,是心臟在求救! 進入冬季,天氣寒冷,血管容易收縮痙攣,導致血壓升高,增加心梗發作概率。有冠心病 […]
作者: 鄧雯心醫師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35歲以上女性面臨減重挑戰,特別是纖細的「小基數」女性,雖然BMI正常,外表看似健康,但實則存在胰島素阻抗以及荷爾蒙功能異常的隱形健康風險!特別是長期忽略胰島素阻抗,會使胰臟更加疲乏,累積5至10年,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