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晚 vs 睡得少,哪個危害更大?

2025年03月24日 15:28 簡體 正體   評論»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現在熬夜的通常有兩類人:一類是「少睡黨」,主動或被迫,ta們每天只會睡4~5小時;

另一類則是「晚睡黨」,相較前者似乎幸福很多,凌晨睡中午起,但睡夠7~8小時。

有人認為:只要睡夠8小時,幾點睡無所謂。

也有一種論調聲稱:凌晨1點後睡覺,就等於

睡得晚和睡得少,究竟哪個對身體的暴擊更大?丁香請到了專家,來給朋友們分析分析這兩種模式到底有啥問題。

睡得晚

你以為的「補覺自由」

實則正在掏空你的身體

除了一小撮「延遲型」人士,由於基因變異,他們的生物鐘天然後移:——凌晨2點後才能自然入睡,上午10點後會自然清醒。

如果強行讓他們跟大多數人一樣,早睡早起、9點打卡上班,可能反而會導致他們認知能力下降[1]、抑鬱變傻[2]。

更多深夜一兩點還不睡的,要嘛是打工人,活兒沒幹完,在吭哧吭哧敲打第二天要交的 PPT,悲慘畫面如在踩縫紉機的女工;

要嘛是辛苦了一天,想把夜晚贖回來的「報復性熬夜」人士,代表群體:打工人、寶媽。頂著明早起不來的壓力,ta們無法剋制地刷著手機短視頻,為的,只是「再玩5分鐘」。

然而,就在這夜色如水的夜晚,一場無聲的抗議或許正在我們的體內進行:一項針對43萬名38~73歲成年人、長達6年半的隨訪發現:相比早睡的人,習慣晚睡的人,胃腸功能紊亂、神經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風險大增。

即便控制了年齡、性別、種族、體重、吸煙習慣、患病情況等其他干擾因素,晚睡的人死亡風險仍高出10%。[3]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有人可能問了,那我周末多睡會兒、補個覺不行嗎?

答案是,補覺比不補好,但真彌補不了熬夜帶來的所有危害。

有研究甚至顯示,周末補覺反而會破壞晝夜節律,降低胰島素敏感性。[4]

更別說,晚睡還會帶來的「肥胖」等一系列變醜問題。[5]

這或許是因為,當皮質醇節律紊亂,身體會長期處於「應激模式」,內臟脂肪瘋狂堆積,補覺也無法逆轉。

此外,晚睡降低睡眠質量,也會讓人更容易產生緊張、焦慮、易怒等情緒,增加代謝性疾病風險。

當你凌晨2點還在刷著手機,身體可能會誤以為當下是「白天」:👉褪黑素罷工:藍光抑制褪黑素分泌,導致入睡困難、睡眠淺(即使睡夠8小時,質量也大打折扣)。

👉腸胃懵圈:本該休息的胃被迫加班消化夜宵。

👉崩潰:NK細胞(天然殺手細胞)活性降低70%,流感病毒更易趁虛而入。

「熬夜一時爽,白天火葬場」不是危言聳聽。

就說黑白倒班吧,早在2007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就已經把上夜班定義為2A類致癌物。

晚睡≠補覺自由!!!

睡得少

身體「燒零件」

長期危害只多不少

聽起來,晚睡晚起還不如晚睡早起?

不是的,睡得少有睡得少的危害。

拋開一些中了基因彩票的「先天短睡眠人士」——每晚只睡4小時,都能很好地工作,不會影響白天生活。[6]

大多數人少睡,身體會陷入一種「嚴重缺覺」的狀態。

事實上,研究發現即便先天短睡眠人士

短睡基因也給身體偷偷埋下了一些健康地雷

研究發現,如果連續3天6小時,代謝損傷、風險、腦結構退化和免疫抑制等方面受到的危害,會比晚睡更大。

缺覺7天,血液中711個基因會被觸發,開始集體「躁動」。[7]

連續一個多月呢?身體又會發生什麼?

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團隊在《 Nature》子刊科學報告發表過一項隨機交叉設計試驗:讓受試者連續6周每天少睡1.5小時,但早晨醒來的時間沒有變化,結果顯示:睡眠受限的組內皮細胞氧化應激水平,增加了足足78%。

這意味著,睡不夠,會讓內皮氧化應激的清除能力被損害,日積月累,間接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8]

長此以往,還會影響腸道菌群,進而損害卵巢功能、降低生殖性能。[9]

睡眠不足對免疫系統的打擊也更為全面和持久。

清華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長期睡不夠會引發全身炎症反應,導致免疫系統過度激活,甚至可能誘發多器官損傷和死亡。[10]

另一項今年2月發表於《免疫學雜誌》的研究顯示,即使是健康人群,經歷24小時的睡眠剝奪後,其免疫細胞的特徵也會發生改變,類似於肥胖人群的狀態。[11]

如何在3小時內

睡夠8小時?

無論是三點睡、十點起,還是三點睡、六點起,都是對自己身體的一場霸凌。

充足的睡眠,才是修復好身體這座馬車的關鍵。

但既然有人問了(有嗎),還是整理一份《睡好小妙招》,讓你儘可能睡好、睡飽、減少缺覺帶來的危害:👉妙招一:做個簡單的抗阻運動。

不劇烈的、也不用啥器械,在家隨時就能做。

《BMJ》子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睡前4~5小時,規律性地進行3分鐘抗阻運動,能有效延長近30分鐘的睡眠時間。[12]

效果相當了不起!

動作一:坐椅子

模仿坐椅子的姿勢,彎曲膝蓋和脊柱關節,來組深蹲。

動作二:踮腳

學名叫提踵。就是踮腳尖,很簡單,學會了嗎?

動作三:高抬腿

提起膝蓋,再向後踢腿。

👉妙招二:泡個腳。

洗澡也可以。睡前1~2小時,在泡個10分鐘的熱水澡或腳,可以幫你提前7分鐘入睡。[13]

小小7分鐘,怎麼不算也很寶貴呢?

👉妙招三:穿襪子睡覺。

屬於死馬當活馬醫~有研究發現,穿襪子睡覺,可能可以縮短你的入睡時間、提高睡眠質量。[14]具體效果,因人而異(難受就別穿了)。

最後,附贈一張其他應對睡眠影響因素的 tips清單👇

當然了,最關鍵的還是:想想自己還在加班加點的大腦、心臟、肝臟、眼睛……放下你的手機!!!

但話又說回來了。

不管多巧妙的睡眠小妙招,也治標不治本。

我們不強求標準睡眠、也不把「入睡快」當作唯一指標,但睡醒後,自己覺得狀態是否神清氣爽,只有自己心裡門兒清。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根據《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3》最新公布的數據:2022年的入睡時間集中在23點~1點,比上一年向後推遲了1小時。此外,一項針對中國職場青年的報告顯示,超五成職場青年每天在12點之後才睡覺,甚至有13%要熬到凌晨2點後。

現代節奏確實快,但為了身體健康,我們還是要多關心一下睡眠。

畢竟,做一個健康的乞丐,也幸運過染病的君王。

來源: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