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為”胃病大國” 其中有6個原因 你是否還在犯?
有數據表明,腸胃病的發生率在我國佔到了85%以上的概率,是當之無愧的”胃病大國”。
作為人體的重要消化器官,腸胃並不如我們想像得那麼”堅強”。相反,腸胃很容易收到損傷。
六種生活習慣最傷胃
我們常說,胃病是吃出來的,事實上也確實如此。生活中的多種飲食習慣,都有可能在不同方面使你的腸胃受到損傷。
1、口味重
當代年輕人都喜歡追求味覺上的刺激,喜歡烤制、腌制、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雖然這些食物雖然有著特殊風味,但是也很容易刺激到胃腸道。除此之外,高鹽、高糖等飲食習慣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建議:清淡、均衡飲食,可以適當食用風味食物,但還是要保證營養。
2、”快餐生活”
我們都知道,快餐為了吸引人們的口味,都會偏向辛辣、刺激性的口味。不僅如此,其中還含有較多的脂肪食品,會引起人體脂肪累積。同時,油炸食品如果不充分咀嚼的話,還會對胃粘膜造成損傷。
建議:條件允許的人最好是自己做飯,如果條件不允許的情況,建議食用健康、易消化、營養均衡的快餐為宜。
3、經常吃剩飯
有調查研究發現,剩菜剩飯之中的營養是很難被人體吸收的。因為澱粉加熱到60℃之後就會膨脹、變成糊。雖然這種糊化的澱粉容易被人體吸收,但是冷卻後的糊化澱粉會”老化”,很難被胃吸收消化。
建議:每頓做的飯菜不過量,盡量不要剩餘。
4、抽煙、喝烈酒
抽煙時的煙霧成分會隨著呼吸道進入到人體的多個器官,其中就包括了胃,對胃粘膜形成刺激。除此之外,一次性飲用烈酒或是長期飲酒的人,也會對腸胃造成損傷。
建議:戒煙、少酒,喝酒之前適量進食,減少酒精對胃腸道的直接刺激。
5、邊走路邊吃
為了節省時間,很多的學生、上班人員都會選擇在上學、上班路上解決早餐。這種不良的飲食習慣,不僅容易引起闌尾炎、盲腸炎等疾病,還有可能引起胃損傷(甚至是胃下垂)。
建議:早上的時候早起15-20分鐘,安穩的吃一頓早餐。
6、邊吃飯邊說話
雖說”食不言、寢不語”是古話,現代人士沒有那麼重的規矩觀念,但是它確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吃飯的時候大聲說話或是大口吞咽,都會導致咽下過多的氣體,最後消化不良。久而久之,還會引起胃粘膜或是食管黏膜的損傷。
建議:吃飯的時候可以稍微交談,但是情緒不要過於激動。
溫馨提示
“病從口入”是很有道理的,建議大家日常生活避免長期飲食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均衡營養才是調理腸胃的”硬道理”!
安卓翻牆APP、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消化內科李健威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