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後要「養骨」!少吃白菜土豆,多吃這4樣,腿腳有勁,精神足

2025年03月05日 17:28 簡體 正體   評論»

一日,百草回芽”,隨著東風解凍、蟄蟲始振,濕冷的倒春寒與溫潤的春陽交織出獨特的季節氣候。此時人體新陳代謝加快,骨骼關節卻易受濕氣侵襲,中醫講究”春養肝,骨為先”,此時正是養護骨骼的黃金期。若說白菜是冬儲的當家菜,那麼春天就該換上這4樣”養骨高手”,用當季食材搭配暖心料理,讓筋骨強健如春筍拔節。

一、豆腐——植物界的補鈣狀元

每100克北豆腐含鈣量高達138毫克,其大豆異黃酮更能促進鈣質吸收。春季用嫩豆腐入菜,既能化解春燥,又可補充優質蛋白。

推薦食譜:紅燒泥鰍燉豆腐

1.泥鰍300克清水養2天吐沙,用麵粉搓洗去黏液;老豆腐切2cm方塊焯水,去除豆腥味

2.熱鍋冷油爆香薑片,泥鰍煎至兩面金黃,加料酒、生抽各2勺,老抽半勺,冰糖5粒,倒入開水沒過食材,加豆腐小火燉20分鐘,收汁前撒青蒜段,淋香油出鍋

紅燒泥鰍豆腐勝在”以形補形”,泥鰍修復軟骨組織,豆腐預防;泥鰍”水中人蔘”搭配豆腐,動物鈣與植物鈣雙效疊加,醬香濃郁中透著清甜,最宜拌飯。

二、黑魚肉——遊動的寶庫

“春食黑魚賽人蔘”,黑魚富含的支鏈氨基酸能促進骨骼肌合成,魚骨中的磷酸鈣更是天然鈣片。其肉質緊實無小刺,特別適合老人孩子。

推薦食譜:蒜香黑魚片

1.黑魚取凈肉斜刀切3mm薄片,加鹽、蛋清抓勻

2.魚片入80℃熱水汆燙20秒,呈半透明狀立即撈起

3.蒜末、小米辣各1勺,用茶油爆至金黃,生抽2勺+蚝油1勺+水澱粉調汁,入鍋熬至粘稠,倒入魚片顛鍋翻勻,撒香芹末點綴

蒜香魚片通過快烹保留DHA,健腦又強骨;焯水時加少許米醋可去腥,快炒鎖住魚肉鮮嫩,蒜香滲透每片魚肉,下飯又補鈣。

三、豬棒骨——天然的膠原補給站

骨髓中豐富的骨膠原在慢燉中析出,與鈣、磷形成黃金組合。搭配玉米枸杞,成就一鍋”液態軟骨”,溫補不上火。

推薦食譜:玉米棒骨湯

1.豬棒骨1000g冷水浸泡2小時去血水

2.棒骨加薑片、料酒焯水,洗凈入砂鍋,玉米切段,滾刀塊,與棒骨同燉

3.大火煮沸轉小火慢煨2小時,出膠質後加枸杞,最後20分鐘放山藥段,鹽調味

棒骨湯中的膠原蛋白與鈣形成”骨水泥”,特別適合關節養護;玉米須同煮可解膩,骨髓精華全融入湯中,膠質掛唇,春日溫補首選。

四、——晝夜皆宜的鈣庫

300ml牛奶就能滿足成人每日1/3鈣需求,乳清蛋白與的完美配合,讓鈣吸收率高達32%。溫熱的奶羹更符合之道。

推薦食譜:蘋果牛奶燕麥羹

1.燕麥片50g加清水煮至粘稠

2.蘋果去皮切小丁,與葡萄乾同煮3分鐘

3.倒入純牛奶250ml,保持小火不煮沸,加肉桂粉少許,蜂蜜適量調味,撒烤香的杏仁片增香

牛奶羹則是補鈣的便捷之選,特別適合乳糖不耐者搭配燕麥食用。蘋果果膠助鈣吸收,溫潤不傷胃,燕麥與牛奶蛋白形成雙重飽腹感。

春雷驚百蟲,養骨正當時。這四道應季美食,既有傳統食補智慧,又符合現代營養學。豆腐的溫潤、魚片的鮮嫩、骨湯的醇厚、奶羹的香甜,恰似春天的四種味道,在舌尖綻放時,骨骼也在悄悄積蓄力量。堅持春日養骨,待到盛夏時節,自能步履生風,擁抱每一縷燦爛陽光。

來源:秀廚娘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