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只是血糖高 還會引起…

2025年03月30日 15:15 簡體 正體   評論»

守護生命綠洲,用心呵護健康。《重症之窗》專欄是廣東省中醫院重症醫學科開辦的科普欄目,定期為您推送急危重症知識,揭開重症醫學的神秘面紗。

,很多人都聽說過,但你知道它可能會導致哪些健康問題嗎?糖尿病不僅僅是控制不良的問題,它可能會引發一系列身體其他系統的疾病,甚至會對生活質量產生深遠的影響。本篇文章將幫助大家了解糖尿病和其他疾病之間的緊密關係。

糖尿病的基本概念

糖尿病是什麼?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其主要特徵是血糖(即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異常升高。糖尿病的發生與的分泌不足或胰島素作用不良有關,胰島素是由胰腺分泌的激素,主要作用是幫助身體細胞吸收和利用血糖。血糖過高會對身體的多個器官和系統造成損害,長期未控制的糖尿病可能引發一系列併發症,包括心疾病、病、眼部疾病、神經病變等。

糖尿病主要分為三種類型: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通常發生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它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並摧毀了胰腺中的胰島β細胞,這些細胞負責分泌胰島素。結果,胰腺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因此需要外部注射胰島素來維持血糖的正常水平。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通常發生在成年人身上,尤其是肥胖或有家族史的人群中。與1型糖尿病不同,2型糖尿病的胰腺通常還能分泌胰島素,但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減弱,即胰島素抵抗,導致血糖無法有效地進入細胞。此外,隨著病情的發展,胰腺的胰島素分泌功能也可能下降。

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發生在妊娠期間,通常在懷孕的中期或晚期出現。這種情況通常在產後恢復正常,但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在將來發生2型糖尿病的風險更高,孩子也有較高的糖尿病風險。

糖尿病的常見癥狀

糖尿病的癥狀通常是慢性發展的,並且可能會在早期不太明顯。很多人可能不會意識到自己已經患上糖尿病,直到癥狀變得明顯或併發症出現。

多尿(頻繁排尿):當血糖水平過高時,腎臟無法將血液中的所有葡萄糖重吸收,導致部分葡萄糖進入尿液。糖分在尿液中吸引水分,導致尿量增加。患者會經常感到需要去廁所排尿,尤其是夜間(夜尿增多)。

口渴(極度口渴):由於多尿造成脫水,身體會失去大量的水分,因此會導致口渴。患者會頻繁飲水以彌補水分流失。即使喝水,仍然感覺口渴。

多食(食量增加):雖然血糖升高,但由於胰島素無法有效作用,細胞無法利用葡萄糖獲取能量,身體會產生飢餓信號,促使患者進食更多。患者會覺得餓,食量增加,甚至過量進食。

其他常見癥狀還包括體重減輕、疲乏無力、模糊、口癒合緩慢、皮膚感染或瘙癢、麻木或刺痛感(尤其在手腳)、反覆感染、噁心或嘔吐等(嚴重時)。

糖尿病與其他疾病的關係

疾病:糖尿病的「隱形殺手」

糖尿病被稱為心血管疾病的「隱形殺手」,是因為糖尿病患者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糖尿病,特別是2型糖尿病,會導致一系列的代謝紊亂,如、高血脂、高血壓等,這些都大大增加了動脈粥樣硬化和其他心血管問題的發生率。

腎臟疾病:糖尿病腎病的成因

糖尿病腎病是一種因糖尿病引起的腎臟損害,隨著病情的加重,腎臟的濾過功能下降,嚴重時可能導致腎功能衰竭,甚至需要透析治療。主要是由於長期的高血糖(糖尿病控制不佳)導致腎臟中的小血管受損,造成腎臟過濾系統無法正常工作。糖尿病腎病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癥狀,但隨著病情發展,可能會出現以下癥狀:尿中有泡沫(表示尿蛋白增多)、浮腫(尤其是腳踝、眼瞼周圍)、高血壓、疲勞和食慾下降、尿量變化。

神經系統:糖尿病的神經病變

糖尿病神經病變(Diabetic Neuropathy)是糖尿病的一種常見併發症,指的是糖尿病引起的神經損傷,尤其是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時,神經受損的風險增高。糖尿病神經病變可能會影響全身的神經系統,常見的癥狀包括麻木、刺痛、疼痛和肌肉無力,甚至影響內臟功能。

眼部疾病:糖尿病對視力的威脅

糖尿病對視力的威脅主要通過引發眼部併發症,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高血糖損傷視網膜血管,導致視力模糊或喪失。

白內障:糖尿病加速晶狀體渾濁,影響視力。

青光眼:血糖波動可引起眼內壓升高,損傷視神經。

視網膜水腫:糖尿病引發視網膜黃斑區域積水,影響清晰視覺。

暫時性視力模糊:血糖波動可能導致短期視力模糊,但控制好血糖後恢復。

免疫系統:糖尿病與感染的關係

糖尿病與感染之間有密切關係。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統通常較弱,血糖控制不良會導致免疫細胞功能下降,影響對病原體的抵抗力。高血糖環境有助於細菌和真菌的生長,使得感染更容易發生。此外,糖尿病還可能影響傷口癒合,延長感染的恢復時間。常見的感染類型包括尿路感染、皮膚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等。

消化系統:糖尿病與胃腸道疾病

糖尿病與胃腸道疾病之間存在密切關係。高血糖狀態可能導致胃腸道功能紊亂,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糖尿病患者常見的胃腸道問題包括胃輕癱(胃排空延遲)、腹瀉或便秘等。此外,糖尿病可能影響腸道微生物群,進而影響消化系統的健康。長期高血糖可能導致神經損傷,影響胃腸道的自主神經功能,使得胃部排空變慢,導致飽腹感、噁心或嘔吐等不適。糖尿病還可能增加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胃潰瘍的風險。

糖尿病的預防與管理:不僅是血糖控制

糖尿病的預防與管理是維持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措施。糖尿病分為1型和2型,其中2型糖尿病的預防尤為關鍵。

首先,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是預防糖尿病的基礎。應避免過多攝入高糖、高脂肪食物,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如全穀物、蔬菜和水果。同時,要注意控制熱量攝入,避免暴飲暴食。

其次,定期進行體育鍛煉有助於增強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建議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或騎自行車等,幫助控制體重,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

此外,維持健康體重至關重要。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通過飲食和運動來控制體重,有助於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對於已經患有糖尿病的人,血糖的監測和藥物治療是管理的關鍵。通過定期監測血糖水平,及時調整飲食、運動和藥物,確保血糖在合理範圍內。同時,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理狀態,避免過度壓力和情緒波動,也是控制病情的重要環節。

來源:廣東省中醫院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