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短命基因 做好4點 可抵消部分基因影響

2024年10月12日 22:10 簡體 正體   評論»

是很多人的追求,但我們都知道,在生命這件事情上,人類依舊很無力。

有的人生活健康依舊短壽,有的人作息紊亂卻活得更久,而這很可能與基因有關。

那要是擁有長壽基因就能高枕無憂,擁有短壽基因就無能無力了嗎?

一、科學家發現短命基因,每25人就有1人攜帶

就在人體內發現了一類「短壽基因」,比例還出乎意料的高。

2023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系統地評估了基因與壽命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人群中攜帶「短命基因」的佔比達到了1/25。也就是說,每25個人里就有一個人壽命可能比他人要短。

具體來看,攜帶可操作基因型的人群相較於未攜帶的,預期壽命少了3年,且有10%的攜帶者會在69歲之前死亡;如若攜帶的是BRCA2致病性突變,會導致、卵巢癌、發生風險增加,讓預期壽命縮短7年。

有了短壽基因一定就活不長嗎?

答案是否定的,北京安貞醫院幹部保健科主任醫生洪昭光表示,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我們長壽的最重要因素,影響佔比達到了60%,而遺傳因素只佔15%。

前斯坦福醫學院院長Philip Pizzo博士2020年也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分享了自己對長壽之道的思考,他認為過早死亡只有很少一部分可歸因於遺傳,通過改變行為、生活方式,可以很大程度讓預期壽命得到改善。

二、癌症與遺傳密切相關,4種癌症需特別注意

直到現在,人類對於癌症的發生機制還沒弄明白,病因也不清楚。

重慶市腫瘤學實驗室副主任易琳表示,大量研究表明遺傳因素在腫瘤發展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腫瘤是一種多基因遺傳易感性疾病,有較高的家族遺傳傾向。

目前已被證實有遺傳傾向的癌症有30多種,常見的有下面4種。

肺癌

日本的一項調查顯示,肺鱗狀細胞癌患者中有35.8%有家族史;罹患肺泡細胞癌的女性,家族有病史的比例高達58.3%。

結直腸癌

家族性結腸息肉有較大的癌變風險,如果父母其中一方罹患有家族性結腸息肉導致的癌症,那幺子女患癌的風險高達50%。

胃癌

罹患胃癌的患者中有明顯家族遺傳傾向的佔比約10%,直系親屬患有胃癌的人群,患胃癌風險相較於普通人增加了2~3倍。

乳腺癌

家族內的母親或姊妹一人罹患了乳腺癌,那麼她的女兒或姊妹罹患乳腺癌的風險會比普通女性增加3倍。

三、做好簡單4點,可抵消基因部分影響,

康生活方式與壽命息息相關,甚至可以減少短壽基因的影響。

4月底,浙江大學、北京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等學院研究人員在《英國醫學雜誌循證醫學》上發表過一項研究,研究分析了353742名歐洲血統的成年參與者數據,分別對遺傳、生活方式因素與壽命之間的關聯進行了分析。

結果發現,保持不吸煙、定期運動、睡眠充足、飲食健康這4種生活方式,在40歲時的預期壽命或將延長5.2年。即便是身上有短壽基因,也能抵消基因帶來的62%的影響。

1.不吸煙

吸煙者戒煙後會讓疾病的發生風險明顯下降,戒煙時間越長獲得的益處就越大。

中國方式預防心血管代謝疾病指南》中指出,在30歲、40歲、50歲時戒煙可讓預期壽命分別延長10年、9年、6年,無論什麼時候戒煙都不晚。

2.定期運動

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有氧運動,上了年紀的人要注意不要進行劇烈運動,避免過度運動給身體造成不必要的運動損傷。

3.充足睡眠

《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上的研究指出,年齡大於50歲的人群睡眠不到5小時或超過9小時,與糖尿病、癌症、卒中、冠心病等多種疾病的發生風險增加相關。

最佳的睡眠時間應該是每日7~8小時,不能過長也不能過短。

4.健康飲食

飲食上要保證身體可攝入充足的營養,每日最好攝入12種不同的食物,每周的食物攝入不少於25種。

如早餐可以喝杯奶、吃個雞蛋、加點水果蔬菜;中餐再吃些蔬菜、肉類、豆類以及主食;晚餐就是早中餐的查缺補漏,哪種食物攝入量少了,可在晚餐時補齊。

長壽從來不是掉下來的,而是通過平時生活點點滴滴積累下來的。哪怕是擁有「短壽基因」,良好的生活習慣也能抵消其影響,從而延長生命的長度。

來源:39健康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