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空腹喝水 比不吃早餐的危害還大?
揉揉惺忪的睡眼,許多人習慣性地端起一杯溫水,一飲而盡,彷彿這是開啟新一天的儀式感。然而,網上卻有這樣一種說法:早上空腹喝水,比不吃早餐的危害還大?
這話一出,是不是瞬間讓你手裡的水杯都顫抖了?別急,今天我們就來揭開這個謎團,看看真相到底如何。
1
空腹喝水的「誤會」有多深?
首先,讓我們澄清一個普遍的誤區。空腹喝水本身,並不是一個有害的行為。相反,在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就有「晨起一杯水,到老不後悔」的說法,強調了早晨飲水的重要性。現代科學研究也證實,晨起適量飲水能夠刺激腸胃蠕動,促進體內毒素排出,有助於維持身體的水平衡,喚醒身體機能。
2
空腹喝水的「度」在哪裡?
問題不在於喝水本身,而在於「度」的把握。過量飲水,尤其是冰冷的水,可能會給身體帶來負擔。中醫講究「寒則凝」,冰冷的水進入體內,容易使脾胃受寒,影響消化吸收功能,長期如此可能導致脾胃虛寒,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癥狀。此外,對於本身就有胃潰瘍、胃炎等胃部疾病的人來說,空腹大量飲水還可能加重胃黏膜損傷。
3
不吃早餐,危害真的小嗎?
相比之下,不吃早餐的危害更為直觀且深遠。早餐被譽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它能為身體提供啟動能量,維持血糖穩定,促進新陳代謝。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早餐應包含谷薯類、動物性食物(肉、蛋、奶)、大豆堅果類以及蔬菜水果等四大類食物,以保證營養均衡。長期不吃早餐,不僅會導致營養不良,還可能引發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問題。
4
空腹喝水的正確姿勢
那麼,如何在享受晨起飲水帶來的益處的同時,避免潛在風險呢?
溫度適宜:選擇溫水,溫度接近體溫為宜,避免刺激腸胃。
量要適中:一般來說,200-300毫升左右即可,不宜過多。
水質講究:選擇乾淨、安全的飲用水,避免含有過多雜質或有害物質。
配合早餐:空腹飲水後,應儘快進食早餐,讓身體獲得全面的營養補給。
5
中醫視角下的晨起養生
中醫養生強調「天人合一」,認為人與自然界的節律應和諧統一。晨起時,人體陽氣初升,適量飲水並搭配溫和的早餐,有助於陽氣升發,增強體質。此外,還可以通過簡單的晨起養生操,如拍打膽經、搓揉耳朵等,進一步促進氣血運行,提升一天的活力。
一項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堅持每天吃早餐的人,其體重控制、代謝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狀況均優於不吃早餐者。另一項研究則指出,適量飲水有助於提高認知功能,促進大腦清醒,這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尤為重要。
總而言之,早上空腹喝水並非洪水猛獸,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正確地實踐這一習慣。與不吃早餐相比,適量、適時、適溫的飲水,無疑是對身體有益的。無論是飲水還是飲食,都應遵循身體的自然規律,科學合理地安排,才能真正達到養生的目的。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解開疑惑,讓你的每一天都更加健康、美好。
來源:天荒地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