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手掌、指甲」竟能判斷脾胃出問題!常按這7個反射區對症調理

2025年03月03日 23:32 簡體 正體   評論»

,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或萎縮性病變,其實質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覆損害後,由於黏膜特異的再生能力,以致黏膜發生改建,且最終導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體的萎縮,甚至消失。本病常見的癥狀是上腹疼痛和飽脹,常因食用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引起或誘發。

手診是指透過觀察掌紋、掌色、掌形的變化來輔助診斷疾病的一種方法。我們可以在某些疾病早期,透過手的改變,提前察覺,從而更好地進行預防和治療。

7種胃部病症的手部表現

雙手的大拇指或食指的指甲呈現淺黑色或黃色:表示功能障礙。

雙手指甲暗淡無光澤:表示虛弱,不健全。

大魚際肉處青筋鼓起:多屬脾胃虛寒,這類人易腹瀉。當青筋鼓起較為明顯時,很可能是急性腹瀉。

拇指粗大:多因脾胃病傷及肝臟,造成肝陽上亢(肝陽上逆),肝臟疏泄功能失調,易出現腹痛、呃逆、嘔吐等癥狀。

拇指指腹乾癟凹陷:表示脾氣不足,功能虛弱、失調,易出現、便秘、腹瀉、腹脹等癥狀。

雙手拇指指尖紋理皆散亂:現於拇指左側表示胃體、胃底患病;現於拇指右側表示幽門、十二指腸患病。

食指根部尺側彎曲:可能是膽汁返逆流性胃炎,應避免生氣,不能受涼。

慢性胃炎反射區按摩,調理脾胃緩疼痛

耳部

反射區表現胃反射區見片狀白色或有部分皮膚增厚。

胃反射區:位於耳輪腳與耳甲交界處,即耳甲4區。

方法:用切按法切壓胃反射區1∼2分鐘,以按摩部位發紅或有酸脹感為宜。

肝反射區:位於耳甲艇的後下部,即耳甲12區。

方法:用切按法切壓肝反射區1∼2分鐘,以按摩部位發紅或有酸脹感為宜。

耳背脾反射區:位於耳背中央部,即耳背3區。

方法:用切按法切壓反射區1∼2分鐘,以按摩部位發紅或有酸脹感為宜。

手部

胃反射區:位於雙手第一掌骨體遠端。

方法:用指按法按壓反射區1∼2分鐘,以局部有酸痛感為宜。

十二指腸反射區:位於雙手掌面,第一掌骨體近端,胰腺反射區下方的區域。

方法:用指按法按壓十二指腸反射區1∼2分鐘。

足部

胃反射區:位於雙腳底,第一跖骨中部,反射區下約一條橫指寬。

方法:用單食指叩拳法頂壓胃反射區2∼5分鐘。

腎反射區:位於腳底,第二跖骨與第三跖骨體之間,蜷足時中央凹陷處。

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壓法按壓腎反射區2∼5分鐘。

來源:早安健康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