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招提升記憶力抗衰老!早餐吃蛋、穿襪睡覺、少和伴侶吵架也有用
最近開始覺得腦袋不太靈光、記憶力慢慢衰退、腦力大不如前嗎?衛福部2024年「台灣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估計,每100位65歲以上的長輩中,就有8位可能罹患失智症!大家都擔心失智找上門,對此,全球腦健康研究所教授克萊爾·吉蘭(Claire Gillan)建議從幾個簡單的日常習慣下手,有助於維持記憶力,40%的失智症是有機會可以預防的!
研究發現,血糖控制不佳與大腦毒素堆積、乃至於失智發生有關!最常見的失智症類型是阿茲海默症,而近年來國內外不少研究指出,高血糖造成的血管病變,首當其衝受害的就是腦血管,所以糖尿病患者罹患阿茲海默症幾率比一般人高1.5至2倍,這也是為什麼阿茲海默症又被稱為「第三型糖尿病」。
想要穩定血糖,除了避免攝取過量糖分及精緻澱粉,營養教育傳播助理教授洪泰雄也建議,用餐時第一口可以先吃蛋白質,能夠避免血糖快速飆升,早上來一份雞蛋、起司、大豆等,可以幫助維持血糖平穩。
維持好腦力2:種種花草、園藝活動放鬆身心
退休後空閑時間變多,不妨試著種植園藝、買幾盆盆栽放在陽台,建立自己的小花園!因為一項來自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發現,從事園藝可以增加觀察環境與接觸不同事物的機會,有機會讓大腦維持正常運作、對抗衰老。
另外,發表於《教育科學研究》期刊的研究也曾針對輕、中度失智症患者進行園藝治療方案,6周過後發現失智症患者的正向情緒受到大幅提升,包括獲得成就感、心情放鬆等,也能夠想到更多的話題和家人討論,提升長者的自我認知。
維持好腦力3:約好友共進午餐
人類是群居動物,有研究顯示,孤獨感會增加罹患失智症、心血管疾病的幾率,甚至可能提高死亡率。即便退休不再需要到公司上班,也不要放棄出門參與社交活動,例如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每周約朋友吃飯,降低生活中的孤獨感,與他人交流的時候笑一笑,還可以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血清素等快樂賀爾蒙,有助於保護大腦!
或者,有空就下樓和街坊鄰居話家常,甚至平時上街買菜的時候和老闆聊上幾句,也都能增加對話和互動的機會,幫助延緩認知功能下降的速度!。
維持好腦力4:和寵物貓狗玩耍
家有毛小孩竟然也能幫助維持腦部功能!《JAMA Network Open》期刊上的一項研究中發現,有養寵物的獨居長者,通常認知能力的下降速度會比一般人來得慢,特別是語言方面的記憶與流暢性!或許可以歸功於飼養寵物期間,需要定期關心寵物的健康狀況、照顧小生命,同時也常常會想方設法與寵物交流互動,所以有幫助活化大腦的效果,而且如果需要外出遛狗,還可能因此培養出定期外出散步、運動鍛煉的好習慣,照顧寵物也是在照顧腦部健康!
維持好腦力5:遠離糟糕的關係
糟糕的人際關係容易帶來身心靈「毒素」,不利於身體健康,更是對於大腦和細胞的摧殘。全球腦健康委員會特別顧問詹姆斯·古德溫(James Goodwin)指出,與另一半的關係不佳,會刺激大腦中與壓力相關的荷爾蒙不斷分泌,長期下來容易加速大腦衰老,甚至可能出現片段記憶喪失的狀況,最後演變成對大腦健康破壞性的損害。
維持好腦力6:睡前泡腳、穿襪子睡覺更好入眠
良好的睡眠有助於避免毒素在大腦中堆積,還能清除許多可能造成腦部疾病的蛋白質和代謝物,所以睡眠時間就像是大腦的洗澡時間,可以說是一天中鞏固大腦健康的關鍵時刻!
保持身體溫暖可以幫助一夜好眠,特別是腳部的保暖,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的資料建議,睡前泡泡腳、或穿著襪子睡覺,可以讓腳部維持溫暖,身體會快速發送「該睡覺了」的訊號給大腦,有利安穩入眠,讓身體和大腦都能獲得充分的休息。
來源:早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