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心臟,大多數人腦海里浮現的可能是胸口的劇烈疼痛或者喘不上氣的窒息感,畢竟這些都是心臟病最直觀的表現,然而,你知道嗎? 心臟在衰弱的初期,往往沒有明顯的疼痛信號,它更多的是通過一些隱蔽的、甚至容易被忽視的「異常」來提醒我們,身體出問題了。 […]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會忽略身體給出的微妙信號,而這些信號往往隱藏著健康的重大警示。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當肝臟開始癌變時,我們的眼睛往往會首先發出「警報」。 想像一下,一位中年男士,平日里身體硬朗,卻突然發現自己的眼睛開 […]
你知道嗎?日常生活中看似小事的扭動身體與開懷大笑,都能讓心臟更健康。 紐約郵報報道,自美國心臟協會(AHA)於1924年成立以來,心臟病一直是美國人的主要死因。AHA警告,由於高血壓、糖尿病與肥胖越來越普遍,未來30年內,61%成年人可能罹 […]
台灣高雄42歲王姓女子天冷大啖火鍋,沒想到吃完上腹疼痛,診斷為急性膽囊炎,醫生動刀打開膽囊,驚見膽囊塞滿泥漿狀黑結石,宛如「魚子醬」,數量驚人,也為女子捏把冷汗,還好及時就醫,若拖延,恐釀更嚴重腹膜炎或敗血症等併發症。 膽結石常被病人誤當成 […]
「夜晚頻尿」死亡率是一般人的2倍 晚上睡覺卻因為想上廁所而醒來好幾次。雖然不會漏尿,但夜間頻尿也是一種相當擾人的癥狀。 事實上,我們的人體原本在半夜就比白天更不會製造尿液。人體可以自體產生一種抗利尿激素,能調整腎臟製造的尿液濃度。這種激素在 […]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忽略了一個關鍵的健康問題,那就是「陽氣不足」。你是否曾經覺得身體總是疲倦,精神不振,或者無論怎麼休息都感覺恢復不過來? 這些可能不僅僅是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的問題,背後很有可能是陽氣不足,陽氣,是中醫理論中描述人體生 […]
山藥作為一種常見的食材,以其獨特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深受大眾喜愛。其做法多種多樣,不僅可以通過煮、蒸、炒等傳統方法烹飪,還能與各種食材搭配,創造出豐富的美味佳肴。通過合理的食用技巧與創意搭配,可以讓山藥呈現出不同的風味,提升菜肴的口感層次, […]
進入2月份之後,月中就會感覺春意更強烈了,萬物復甦,草長鶯飛,這個時候剛剛經歷換季,氣溫慢慢升高了,特別容易上火,嗓子不舒服,皮膚特別乾燥,這個時候需要喝一些湯湯水水,補充營養,緩解失眠的情況。現在人的壓力非常大,往往容易出現失眠,氣色會非 […]
冬春交替,氣溫驟變,人體的免疫系統在寒冷天氣下容易受到挑戰,感冒、咳嗽等常見病症時常來襲。這個時節,保持身體的溫暖與氣血暢通顯得尤為重要。除了增添衣物外,食療也可以為我們提供很好的防護作用。通過喝一些滋補湯品,既能幫助身體驅寒,增強免疫力, […]
熬小米粥只會加水,難怪不好喝,多加1味料,小米粥香濃粘稠米油厚。哈嘍,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準備好了嗎? 最近有很多粉絲朋友問我,為啥自己熬的小米粥不出米油呢?用的都是純正的新小米,價格也不低十元一斤,即使熬制很長時間也不容易 […]
在日常生活里,土豆作為一種常見的食材,因其營養豐富、價格親民而深受大家的喜愛。無論是燉土豆、炒土豆絲,還是炸薯條,土豆都能完美勝任,成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然而,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種你可能從未嘗試過的土豆新做法——香脆土豆餅。這道菜不 […]
51歲的姚先生,出現不明原因的右側肩膀痛已經整整兩個多月了,但他始終認為自己只是得了肩周炎,一拖再拖也不願意到醫院就診,直到癥狀越來越嚴重,到了晚上,劇烈的疼痛讓姚先生輾轉反側,怎麼都無法入睡。 為了查明病因,姚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醫院, […]
長期以來,痛風總是與酗酒和不良飲食掛鉤,但一項重磅研究表明,遺傳因素在痛風的發展過程中扮演著比我們之前認為的更加重要的角色。 這項由國際科學家團隊進行的研究,分析了來自13個不同 DNA數據組的260萬人的基因數據,其中包括120,295名 […]
年過70也能夠健康減脂! 減重醫生蕭捷健過去曾分享一名71歲婦人的勵志故事,這名婦人患有糖尿病,長期面臨高體脂、內臟脂肪過高等問題,經過六周的飲食與運動調整,不僅體脂降低5.5個百分點,內臟脂肪大幅減少,甚至每日施打的胰島素量也減少一半,意 […]
01 如果不是《新周刊》那篇文, 女編輯吳玉燕的逝去, 並沒有太多人知道。 2月15日,吳玉燕去世的第11天, 她生前的老東家《新周刊》, 在公眾號刊發了一篇文章:《無聲守望<新周刊>16年的你,一路走好》。 文章以素簡深情的筆 […]
異,許多電子產品也推陳出新,例如許多耳機推出「降噪」功能,能有效隔絕外界環境噪音。不過,英國一名25歲女子,疑似每天長時間配戴降噪耳機,結果導致她出現「聽覺處理障礙」,出現了無法辨別「聲音來源」的狀況。 根據《BBC》報道,25歲的蘇菲在一 […]
遇到美食,很多人都有忍不住的時候,開啟「狂炫」模式。你是否有過「不知不覺就吃太飽」的經歷?很多人認為,偶爾一兩頓大餐沒什麼傷害,但體內可能已經亂作一團。如果是經常吃太多,身體受到的危害會更大。具體有哪些危害?該如何避免?一起了解↓ 01吃太 […]
癌症長期穩居台灣十大死因榜首,如何降低罹癌風險成為大家關注的健康議題之一。日本知名癌症醫師佐藤典宏提醒,早餐的主食、主菜及飲料的選擇上,也可能成為潛在的健康隱憂,尤其是深受女性喜愛的一類飲品更名列「致癌地雷」清單中! 打造防癌早餐1:主食控 […]
現代加工食品無所不在,每天吃的早餐如果不仔細留意,每周只要吃一次就可能增加12%糖尿病風險,甚至成為心血管疾病、大腸癌、失智症的隱藏幫凶。 早餐店常見「3品項」小心!研究:1周吃1次,糖尿病風險增12% 「德式香腸、火腿三明治、培根蛋餅」等 […]
來源: 樵夫侃侃 ,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中共解體垮台在即,如何構建新的政體,如何復興中華文明【小編推薦:中華文化是高級文化系統】(二) :https://youtu.be/sIUaTi3tPpw 中共解體垮台在即,如何構建新 […]